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
区域性贫困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核心表现.以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的皖西地区为例,以乡镇贫困发生率为贫困空间分异指标,以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20个因素为自变量,综合运用相关分析、空间回归、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究各因素对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坡度、人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二三产业收入占纯收入比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是导致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核心因素,且其影响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地理机制、经济机制、社会机制是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主要机制,其中,地理环境是基础影响,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强,社会环境影响广且大多与地理环境相关.研究结果对贫困干预的地理瞄准具有较强的借鉴...
Saved in:
Published in | 自然资源学报 Vol. 35; no. 12; pp. 2916 - 2928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芜湖241002
202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3037 |
DOI | 10.31497/zrzyxb.20201208 |
Cover
Summary: | 区域性贫困是当前中国社会经济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核心表现.以大别山连片特困区的皖西地区为例,以乡镇贫困发生率为贫困空间分异指标,以地理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的20个因素为自变量,综合运用相关分析、空间回归、地理加权回归等方法,探究各因素对贫困空间分异的影响.结果表明:平均坡度、人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二三产业收入占纯收入比例、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是导致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核心因素,且其影响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地理机制、经济机制、社会机制是皖西地区贫困空间分异的主要机制,其中,地理环境是基础影响,经济环境的影响较强,社会环境影响广且大多与地理环境相关.研究结果对贫困干预的地理瞄准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
---|---|
ISSN: | 1000-3037 |
DOI: | 10.31497/zrzyxb.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