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70例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评估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998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二次移植的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70例患者中男49例,女21例,二次移植时中位年龄为31.5(3~61)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其他16例;30例患者在二次移植时更换供者,40例未更换供者。首次移植后中位复发时间为245.5(26~2 905)d。1例患者二次移植后原发病持续未缓解未获得粒细胞植入,其余69例患者均获得粒细...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华血液学杂志 Vol. 44; no. 6; pp. 458 - 464
Main Authors 韩婷婷, 刘阳, 陈瑶, 张圆圆, 付海霞, 闫晨华, 莫晓冬, 王峰蓉, 王景枝, 韩伟, 陈育红, 陈欢, 孙于谦, 程翼飞, 王昱, 张晓辉, 黄晓军, 许兰平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病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血液科,郑州 450000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2727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3.06.0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评估二次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二次移植)治疗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998年3月至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行二次移植的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70例患者中男49例,女21例,二次移植时中位年龄为31.5(3~61)岁;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及其他16例;30例患者在二次移植时更换供者,40例未更换供者。首次移植后中位复发时间为245.5(26~2 905)d。1例患者二次移植后原发病持续未缓解未获得粒细胞植入,其余69例患者均获得粒细胞植入。62例(88.6%)患者获得血小板植入,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血小板植入率分别为(93.1±4.7)%、(86.0±5.7)%( P=0.636)。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二次移植后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发生率分别为(64.0±10.3)%、(37.0±7.8)%( P=0.053),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发生率分别为(19.4±7.9)%、(31.3±7.5)%( P=0.227),移植后100 d移植相关死亡率(TRM)分别为(9.2±5.1)%、(6.7±4.6)%( P=0.648),1年慢性GVHD累积发生率分别为(36.7±11.4)%、(65.6±9.1)%( P=0.031)。二次移植后中位随访767(271~4 936)d,更换供者组、未更换供者组二次移植后2年累积复发率(CIR)分别为(52.6±11.6)%、(62.4±11.3)%( P=0.423),总生存率分别为(28.3±8.6)%、(23.8±7.5)%( P=0.643),无病生存率分别为(28.3±8.6)%、(22.3±7.7)%( P=0.787)。二次移植前原发病完全缓解组(29例)、未缓解组(41例)移植后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6.4±10.4)%、(11.0±5.2)%( 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移植后早期复发(≤6个月)及二次移植前原发病未获得完全缓解是影响二次移植后复发、总生存和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更换供者对移植后复发恶性血液病患者二次移植的主要结局没有影响。
ISSN:0253-2727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3.0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