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对儿童血清维生素K水平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R978.1; 目的:分析孕妇围产期使用抗菌药物对新生儿血清维生素K水平的影响,以及3~14岁儿童使用抗菌药物对其血清维生素K水平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收集四川省内江市新生儿脐带血220例,采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按孕妇围产期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分为A组(70例,抗菌药物暴露)和B组(150例,非抗菌药物暴露),分析孕妇围产期使用抗菌药物对新生儿血清维生素K水平的影响;(2)面对面问卷调查四川省南充市3~14岁儿童(60例)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分为C组(30例,>3次/年)、D组(30例,≤3次/年),比较两组儿童的血清维生素K水平及骨龄差;(3)根据维生素K2值将...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Vol. 25; no. 1; pp. 33 - 36
Main Authors 王朋, 孔腾辉, 王爱莲, 张梦珍, 刘骑睿, 邓德明, 韦皓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四川南充 637000%内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四川 内江 641000 20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2-2124
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25.01.00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978.1; 目的:分析孕妇围产期使用抗菌药物对新生儿血清维生素K水平的影响,以及3~14岁儿童使用抗菌药物对其血清维生素K水平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1)收集四川省内江市新生儿脐带血220例,采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按孕妇围产期是否使用抗菌药物分为A组(70例,抗菌药物暴露)和B组(150例,非抗菌药物暴露),分析孕妇围产期使用抗菌药物对新生儿血清维生素K水平的影响;(2)面对面问卷调查四川省南充市3~14岁儿童(60例)抗菌药物的使用频率,分为C组(30例,>3次/年)、D组(30例,≤3次/年),比较两组儿童的血清维生素K水平及骨龄差;(3)根据维生素K2值将3~14岁儿童分为E组(20例,≥0.1 ng/mL)、F组(40例,<0.1 ng/mL),比较两组儿童的骨龄差;(4)根据身高将3~14岁儿童分为G组(26例,<P10)、H组(34例,P10-P90),比较两组儿童的血清维生素K水平、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及骨龄差.结果:(1)B组新生儿血清维生素K1、K2≥0.1 ng/mL占比较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C组儿童血清维生素K2≥0.1 ng/mL占比较D组低,血清维生素 K1水平较D组低,骨龄差较D组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E组儿童骨龄差较F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G组儿童血清维生素K2≥0.1 ng/mL占比较H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组、H组儿童血清维生素K1水平、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和骨龄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次/年的抗菌药物暴露会降低儿童血清维生素K水平、增加骨龄,血清维生素K2水平的降低与儿童身材偏矮及骨龄增加相关,反复的抗菌药物暴露可能通过影响血清维生素K水平、骨龄,进而影响儿童生长发育.
ISSN:1672-2124
DOI:10.14009/j.issn.1672-2124.2025.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