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源模式"的岩溶地下河区污染场地修复治理

X52; 在分析岩溶地下河系统范围内水源、污染源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双源调查、源汇追踪和源头阻控为主要内容的岩溶地下河污染修复治理模式——三源模式.以遵义市坪桥地下河系统为例,利用三源模式对该地下河污染进行修复治理实践.结果表明:研究区分布有各类水点25 处,以钻孔、岩溶泉点、地下河出口为主,特征污染物为以NH4+、NO3-、SO24-、Mn2+、Se2+为主;分布有各类污染源点15 处,以工业废渣堆放场为主,主要分布在地下河系统下游坪桥工业园区一带,特征污染物同样为以NH4+、NO3-、SO24-、Mn2+、Se2+为主;地下河系统范围内有3 条地下水污染通道,均分布在地下河出口与坪桥工业园...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岩溶 Vol. 42; no. 4; pp. 648 - 661
Main Authors 易世友, 焦恒, 周长松, 高峰, 陈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2023
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有限公司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114地质大队,贵州遵义 563000%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岩溶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西桂林 54100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4810
DOI10.11932/karst202304y0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52; 在分析岩溶地下河系统范围内水源、污染源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双源调查、源汇追踪和源头阻控为主要内容的岩溶地下河污染修复治理模式——三源模式.以遵义市坪桥地下河系统为例,利用三源模式对该地下河污染进行修复治理实践.结果表明:研究区分布有各类水点25 处,以钻孔、岩溶泉点、地下河出口为主,特征污染物为以NH4+、NO3-、SO24-、Mn2+、Se2+为主;分布有各类污染源点15 处,以工业废渣堆放场为主,主要分布在地下河系统下游坪桥工业园区一带,特征污染物同样为以NH4+、NO3-、SO24-、Mn2+、Se2+为主;地下河系统范围内有3 条地下水污染通道,均分布在地下河出口与坪桥工业园区Z1(1#、2#)废渣处置场之间;通过对2#废渣处置场排洪竖井-地下河出口这一污染通道上游段进行帷幕工程修复后,地下河出口可减排污水排放量47 244 m3·a-1,NH+4、Mn2+浓度可降低66%~78%,其中NH+4最低削减量为16 250 kg·a-1,Mn2+最低削减量为10 960 kg·a-1.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区岩溶地下河系统污染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ISSN:1001-4810
DOI:10.11932/karst202304y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