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M、抗-Jka序贯产生致2次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及应对策略

R457.1+3%S852.4+3; 目的 通过追踪 1 例因输血后回忆反应连续产生意外抗体导致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患者,探讨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群体的输血管理措施及应对策略.方法 对 1 例连续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患者进行ABO、Rh、MN及Kidd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意外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鉴定后用相应红细胞检测其抗体效价,同时筛选合适的红细胞供患者后续治疗使用.结果 患者血型为B型RhD(+)、CCDee,第 1 次输血前抗筛阴性,交叉配血相合,输血后d8 患者血红蛋白降至 57 g/L,抗筛阳性,抗体鉴定结果为抗-M,患者输入的血液表型为M+N+,实验室结果表明患者发生了迟发...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输血杂志 Vol. 37; no. 5; pp. 501 - 505
Main Authors 龙红惠, 牛迎迎, 王丹婷, 黄春妍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输血科,四川 成都 610041 2024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 输血科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549X
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24.05.003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457.1+3%S852.4+3; 目的 通过追踪 1 例因输血后回忆反应连续产生意外抗体导致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患者,探讨有输血史、妊娠史患者群体的输血管理措施及应对策略.方法 对 1 例连续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患者进行ABO、Rh、MN及Kidd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意外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鉴定后用相应红细胞检测其抗体效价,同时筛选合适的红细胞供患者后续治疗使用.结果 患者血型为B型RhD(+)、CCDee,第 1 次输血前抗筛阴性,交叉配血相合,输血后d8 患者血红蛋白降至 57 g/L,抗筛阳性,抗体鉴定结果为抗-M,患者输入的血液表型为M+N+,实验室结果表明患者发生了迟发性溶血.患者在输入M抗原阴性血液后,实验室检查结果仍提示有迟发性血清学输血反应发生,抗体鉴定显示患者产生了新的抗-Jka,而输入的红细胞表型为M-N+、Jk(a+b-).此后选择B型、RhD(+)、M-N+、Jk(a-b+)的红细胞输注有效.结论 患者输血后初次检测出的同种抗体大多数会在几年内消失,当患者再次输血,则可能发生迟发性溶血反应,为已产生同种抗体输血患者建立输血管理档案、制作卡片供患者保存,在下次需要输血时告知医生和输血科人员,可大大减少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
ISSN:1004-549X
DOI:10.13303/j.cjbt.issn.1004-549x.2024.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