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类全基因表达谱技术对"肾精亏虚证"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R229; 目的 基于人类全基因表达谱芯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肾精亏虚证骨质疏松患者和同龄健康状态老年人血液中的差异基因表达,探讨肾精亏虚证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该病证提供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 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肾精亏虚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群中随机选择16例患者,男女各半,年龄60岁以上,作为OP组(OP group);同龄健康状态老年人24例,男女各半,年龄60岁以上,作为对照组.采用人类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两组人群的差异基因表达,并对差异显著的基因表达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在肾精亏虚证OP患者中共有602个基因呈现差异性表达,其中...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Vol. 24; no. 9; pp. 1180 - 1185
Main Authors 辛华, 谢晚晴, 蒋宁, 孙丽, 郑洪新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110032 2018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6-7108
DOI10.3969/j.issn.1006-7108.2018.09.01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229; 目的 基于人类全基因表达谱芯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肾精亏虚证骨质疏松患者和同龄健康状态老年人血液中的差异基因表达,探讨肾精亏虚证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为中医药防治该病证提供可能的作用靶点.方法 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门诊肾精亏虚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群中随机选择16例患者,男女各半,年龄60岁以上,作为OP组(OP group);同龄健康状态老年人24例,男女各半,年龄60岁以上,作为对照组.采用人类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两组人群的差异基因表达,并对差异显著的基因表达进行荧光定量PCR验证.结果 在肾精亏虚证OP患者中共有602个基因呈现差异性表达,其中上调基因579个,下调基因23个(FC≥1.5或FC≤0.667,q-value≤5%).表达上调超过3倍的基因有7个,分别为S100P、SNX3、DEFA1、MMP9、ANXA3、IL1R2、PLSCR1;表达下调超过2倍的基因有3个,分别为CX3CR1、SPON2、GNLY.对以上10个差异显著的基因进行RT-PCR验证,结果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结论 肾精亏虚证OP患者与同龄健康老年人比较,差异基因表达上调或下调显著,这些基因通过调控免疫应答、防御应答、趋化因子信号转导通路等方面在肾精亏虚证OP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ISSN:1006-7108
DOI:10.3969/j.issn.1006-7108.2018.09.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