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鲁甸Ms6.5级地震震后滑坡的时空分异特征

P642.22; 2014年 8月 3日云南鲁甸发生的Ms6.5级地震触发了大量滑坡,受强烈地震触发的滑坡震后恢复速度慢、恢复难度大且具有扩大复发的可能,会对道路、水体、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因此,探究其长时间时空分异具有必要性.以受地震影响的 314 km2 为研究区域,首先基于ENVI深度学习方法提取震后滑坡并编制其多时相数据清单,在此基础上,从滑坡时空分布特征、滑坡时空面积变化特征以及滑坡活动演化进行时空分异分析.结果表明:(1)地震后,滑坡数量和面积急剧增加,在随后的 8a时间内,总体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地震触发滑坡以面积小于 0.01 km2 的小型滑坡为主,集中分布于河谷两侧,同时距...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Vol. 36; no. 1; pp. 73 - 83
Main Authors 字汝芬, 刘佳佳, 王宇鸿, 段平, 李佳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学部,云南 昆明 650500%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51%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云南 大理 671009 202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3-8035
DOI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31002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42.22; 2014年 8月 3日云南鲁甸发生的Ms6.5级地震触发了大量滑坡,受强烈地震触发的滑坡震后恢复速度慢、恢复难度大且具有扩大复发的可能,会对道路、水体、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因此,探究其长时间时空分异具有必要性.以受地震影响的 314 km2 为研究区域,首先基于ENVI深度学习方法提取震后滑坡并编制其多时相数据清单,在此基础上,从滑坡时空分布特征、滑坡时空面积变化特征以及滑坡活动演化进行时空分异分析.结果表明:(1)地震后,滑坡数量和面积急剧增加,在随后的 8a时间内,总体呈现逐渐减少趋势,地震触发滑坡以面积小于 0.01 km2 的小型滑坡为主,集中分布于河谷两侧,同时距震中 2 000 m、地震烈度Ⅸ级范围内分布较为明显;(2)随时间推移,震后滑坡活动率总体表现为逐渐减弱趋势,截至 2022年 7月,地震触发滑坡只有 6.08%的滑坡仍处于活动状态,表明地震对滑坡的影响已经逐渐减弱;(3)地震后滑坡的活动演化可以分为 3个阶段:滑坡强活动期(2014年 8月—2016年 7月)、中等活动期(2016年 8月—2021年 8月)、弱活动期(2021年9月—2022年7月).
ISSN:1003-8035
DOI: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31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