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F V600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

R734.2;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5%.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突变在NSCLC中的发生率为1.5%~3.5%,而BRAF V600约占所有BRAF突变的50%,其中V600E突变最为常见.国内外研究显示,NSCLC中的BRAF突变在男女比例和吸烟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并不一致,而在病理学类型上,BRAF突变(尤其是BRAF V600E突变)的NSCLC患者均以腺癌为...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癌症杂志 Vol. 31; no. 12; pp. 1145 - 1152
Main Authors 赵媛媛, 周建英, 范云, 王佳蕾, 黄鼎智, 李峻岭, 史美祺, 刘基巍, 姚煜, 邬麟, 姚文秀, 张力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山大学附肿瘤防治中心肿瘤内科,广州 广东 51006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浙江 杭州 310003%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浙江 杭州 31002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复旦大学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 200032%天津市肿瘤医院肺部肿瘤内科,天津 300181%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北京 100021%江苏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江苏 南京 210009%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辽宁 大连 11601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陕西 西安 710061%湖南省肿瘤医院胸部内二科,湖南 长沙 410031%四川省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四川 成都 610042 202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7-3639
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1.12.00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734.2; 肺癌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排在第一位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肺癌的85%.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RAF)突变在NSCLC中的发生率为1.5%~3.5%,而BRAF V600约占所有BRAF突变的50%,其中V600E突变最为常见.国内外研究显示,NSCLC中的BRAF突变在男女比例和吸烟状态等方面的差异并不一致,而在病理学类型上,BRAF突变(尤其是BRAF V600E突变)的NSCLC患者均以腺癌为主.BRAF V600突变NSCLC患者的预后差,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较短.在此类患者的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化疗和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并不理想,化疗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仅为1.5~4.2个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BRAF突变NSCLC患者的PFS也只有2.5~5.3个月.而近年来靶向治疗的应用,为肺癌BRAF突变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Ⅱ期临床试验VE-BASKET使用了BRAF抑制剂维莫非尼治疗BRAF V600E突变型NSCLC,最终结果显示,患者中位PFS和OS分别为6.5和15.4个月,初步证明了该药的有效性;但安全性仍需关注,约77%的患者发生了3/4级不良事件(adverse event,AE).另一种BRAF抑制剂达拉非尼,对于BRAF V600E突变NSCLC患者,在Ⅱ期临床试验BRF113928的三个队列中,分别证明了该药作为单药治疗经治患者(队列A)、联合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激酶(MAPK kinases,MEK)抑制剂曲美替尼治疗经治患者(队列B)以及联合曲美替尼治疗初治患者(队列C)均具有显著疗效,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分别为33.0%、63.2%和64.0%,PFS分别为5.5、9.7和14.6个月.近期,该研究的5年长期生存随访数据还报告了队列B和C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19%和22%.BRF113928研究表明,无论作为一线治疗还是后线治疗,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BRAFV600突变NSCLC患者
ISSN:1007-3639
DOI:10.19401/j.cnki.1007-3639.2021.1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