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地形梯度分异及其驱动因素

S17; [目的]研究尼日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地形分异及其驱动因素,以期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1年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利用ESV评估模型和地形梯度分级,分析尼日河流域ESV的时空演变和地形梯度分异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2000-2021年尼日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面积占比高达63.18%.土地利用呈现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缩减,其余地类扩张的趋势.流域ESV呈增长趋势,累计增长4.56%(4.19亿元).林地和气候调节分别为ESV贡献率最高的土地利...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西南农业学报 Vol. 37; no. 11; pp. 2501 - 2512
Main Authors 周建伟, 吴华, 冯彬, 陈琳娜, 孔玉忠, 许童, 赵鑫永, 郭齐韵, 李佳潼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西藏大学高原地表环境遥感监测联合实验室,拉萨 850000%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拉萨 850000 2024
西藏大学高原地表环境遥感监测联合实验室,拉萨 850000
西藏大学工学院,拉萨 850000%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拉萨 850000%西藏大学高原地表环境遥感监测联合实验室,拉萨 850000
西藏大学工学院,拉萨 850000
西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拉萨 85000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1-4829
DOI10.16213/j.cnki.scjas.2024.11.017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7; [目的]研究尼日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的地形分异及其驱动因素,以期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0-2021年高精度土地利用数据,利用ESV评估模型和地形梯度分级,分析尼日河流域ESV的时空演变和地形梯度分异特征,利用地理探测器分析其空间分异的驱动因素.[结果]2000-2021年尼日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以林地为主,面积占比高达63.18%.土地利用呈现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缩减,其余地类扩张的趋势.流域ESV呈增长趋势,累计增长4.56%(4.19亿元).林地和气候调节分别为ESV贡献率最高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贡献率分别为81.30%和28.19%.总ESV和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ESV随海拔、坡度和地形起伏度增大呈先增后减的分布特征,坡向上分布较均匀.流域ESV空间分异受自然和经济因素的共同作用影响,其中农田生产潜力为主导因子(q=0.50);任意两两因子交互均会增强其空间分异.[结论]尼日河流域土地利用和ESV具有显著地形梯度分异特征,需采取因地制宜的用地开发模式,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ISSN:1001-4829
DOI:10.16213/j.cnki.scjas.2024.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