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SEI的徐州市区转型期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S181; [目的]探寻徐州市区转型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为生态保护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0-2020年5期Landsat数据,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基于皮尔逊相关性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徐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结果]①2000-2020年研究区RSEI值在0.5~0.6范围内波动,生态环境质量不稳定;低等级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分布在云龙区、泉山区和鼓楼区,高等级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分布在铜山区和贾汪区;②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西南农业学报 Vol. 37; no. 5; pp. 1087 - 1098 |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江苏师范大学地理测绘与城乡规划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2024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1-4829 |
| DOI | 10.16213/j.cnki.scjas.2024.5.021 |
Cover
| Summary: | S181; [目的]探寻徐州市区转型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为生态保护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0-2020年5期Landsat数据,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基于皮尔逊相关性系数、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徐州市区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使用地理探测器探测影响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子.[结果]①2000-2020年研究区RSEI值在0.5~0.6范围内波动,生态环境质量不稳定;低等级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分布在云龙区、泉山区和鼓楼区,高等级生态环境质量主要分布在铜山区和贾汪区;②2000-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面积占比35.70%,恶化的面积占比23.23%,生态环境质量与其变化情况呈显著负相关.RSEI等级越高,生态环境质量越容易恶化,等级越低越容易改善;③生态环境质量具有明显空间聚类特征,高-高聚类区域分布在铜山区,低-低聚类区主要分布在云龙区、泉山区、鼓楼区及贾汪区,20年来高-高聚类区标准差椭圆方向性明显,始终呈现"西北—东南"向分布格局,低-低聚类区标准差椭圆呈现"西南—东北"向分布格局;④地理探测器探测结果显示,所有影响因子结果均显著,主导因子为绿度,双因子交互作用明显.[结论]徐州市区转型后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生态治理取得一定成效. |
|---|---|
| ISSN: | 1001-4829 |
| DOI: | 10.16213/j.cnki.scjas.2024.5.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