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北部地区大蒜Ⅱ蚕豆模式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经济效益分析
S633; 本文从经济可行性和生态适应性角度分析了大蒜Ⅱ蚕豆模式在当地种植的适宜性.在洱海北部地区罗时江边上关镇兆邑村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经田间测定和样品经室内分析化验后,依据所得数据分析干物质累积规律、根瘤菌变化、根系分布、作物群体生长率土地当量比等状况.结果表明,间作能增加后期干物质累积量,能提高大蒜叶绿素含量,提高后期光合利用效率.间作模式可以促使大蒜和蚕豆的根系向下生长.间作比单作效率高,间作的增产率为15%.本研究为增加当地农田生物多样性,合理安排当地种植结构提供参考....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西南农业学报 Vol. 26; no. 1; pp. 73 - 78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2013
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云南省大理州环境监测站,云南下关,671000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1-4829 |
Cover
| Summary: | S633; 本文从经济可行性和生态适应性角度分析了大蒜Ⅱ蚕豆模式在当地种植的适宜性.在洱海北部地区罗时江边上关镇兆邑村开展田间小区试验,经田间测定和样品经室内分析化验后,依据所得数据分析干物质累积规律、根瘤菌变化、根系分布、作物群体生长率土地当量比等状况.结果表明,间作能增加后期干物质累积量,能提高大蒜叶绿素含量,提高后期光合利用效率.间作模式可以促使大蒜和蚕豆的根系向下生长.间作比单作效率高,间作的增产率为15%.本研究为增加当地农田生物多样性,合理安排当地种植结构提供参考. |
|---|---|
| ISSN: | 1001-48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