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与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纳米复合材料修复感染性创面
R454%R318.08%R639; 背景:皮肤创伤修复过程复杂且易受感染,易导致预后不良,是目前创面修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并受到中医药及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目的:观察艾灸和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纳米复合材料修复感染性创面的效果. 方法:①采用水热法合成质量比分别为2∶1、1∶1和1∶2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纳米复合材料,所得复合材料分别记为G2C1、G1C1和G1C2,检测3种材料的光热性能、细胞毒性及抗菌性能.取艾条,设置3种施灸距离(3.0-3.5 cm,记为灸1;2.5-3.0 cm,记为灸2;2.0-2.5 cm,记为灸3)对人体皮肤表面施灸10 min,检测光热性能...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Vol. 28; no. 15; pp. 2307 - 2314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2095-4344 |
DOI | 10.12307/2024.362 |
Cover
Summary: | R454%R318.08%R639; 背景:皮肤创伤修复过程复杂且易受感染,易导致预后不良,是目前创面修复研究的难点与热点,并受到中医药及组织工程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
目的:观察艾灸和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纳米复合材料修复感染性创面的效果.
方法:①采用水热法合成质量比分别为2∶1、1∶1和1∶2的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纳米复合材料,所得复合材料分别记为G2C1、G1C1和G1C2,检测3种材料的光热性能、细胞毒性及抗菌性能.取艾条,设置3种施灸距离(3.0-3.5 cm,记为灸1;2.5-3.0 cm,记为灸2;2.0-2.5 cm,记为灸3)对人体皮肤表面施灸10 min,检测光热性能;检测3种距离区间下实施艾灸的抗菌性能.同时,检测不同质量浓度G1C1材料、艾灸(3种施灸距离)及灸2+G1C1材料的大鼠背部体表红外热成像.②取60只成年SD大鼠,建立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创面模型,48 h后随机分10组干预,每组6只: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莫匹罗星组、灸2+G1C1组、灸1组、灸2组、灸3组及60,80,100,120 μg/mL G1C1组(G1C1组给予808 nm近红外激光照射,10 min/次,每次治疗前在创面负载G1C1悬浮液;艾灸各组行原位悬起灸,干预时间10 min/次;灸2+ G1C1组每次治疗前在在创面负载80 μg/mL G1C1悬浮液,并用艾条行原位悬起灸,干预时间10 min/次),治疗频率2 d一次.干预7 d后,检测创面愈合情况、创面菌落计数及修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①3种还原氧化石墨烯/二氧化铈纳米复合材料均具有良好的光热性能,复合材料质量浓度越高光热性能越好.灸2组施灸10 min温度能达到47.6℃,且不造成热损伤,更适合于动物实验.与NIH-3T3细胞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60,80,100 μg/mL G1C1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悬浮液共培养实验结果显示,G2C1、G1C1和G1C2均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其中G1C1组表现出优异的抗菌性能,当其质量浓度为80 μg/mL时抑菌率已达到100%.60-120 μg/mL G1C1可有效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材料质量浓度越高清除效果越好;艾灸也可有效清除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且施灸距离越近清除效果越好.②莫匹罗星组、灸2组、灸2+G1C1组及80,100 μg/mL G1C1组大鼠治疗第7天的创面面积 |
---|---|
ISSN: | 2095-4344 |
DOI: | 10.12307/2024.3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