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用针具局部松解部位骨骼肌的损伤和修复过程及病理变化
R318; 背景:局部软组织松解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康复治疗,并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然而局部软组织松解作为一种侵入性、有创性治疗方法,鲜有研究探讨和观察松解治疗后局部组织病理变化过程及转归.目的:观察几种临床常用针具局部肌肉松解后松解部位肌组织的修复过程及其病理变化.方法:选用松筋针、银质针、长圆针、小针刀、刃针及铍针分别刺入大鼠腓肠肌肌腹中部0.5-1.0 cm,局部松解两三次.分别于干预后第3,7,14,21,30天处死大鼠,取针刺部组织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局部肌肉的组织形态与病理变化;采用 Cell Sens-Entry 1...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Vol. 22; no. 4; pp. 535 - 541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省广州市,510515%海南省中医院,海南省海口市,570203
2018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2095-4344 |
| DOI | 10.3969/j.issn.2095-4344.0086 |
Cover
| Summary: | R318; 背景:局部软组织松解疗法被广泛应用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的康复治疗,并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然而局部软组织松解作为一种侵入性、有创性治疗方法,鲜有研究探讨和观察松解治疗后局部组织病理变化过程及转归.目的:观察几种临床常用针具局部肌肉松解后松解部位肌组织的修复过程及其病理变化.方法:选用松筋针、银质针、长圆针、小针刀、刃针及铍针分别刺入大鼠腓肠肌肌腹中部0.5-1.0 cm,局部松解两三次.分别于干预后第3,7,14,21,30天处死大鼠,取针刺部组织多聚甲醛固定后进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局部肌肉的组织形态与病理变化;采用 Cell Sens-Entry 1.15 软件采集图像并进行微血管密度及成纤维细胞计数;采用 Image Proplus 6.0 图像分析软件测量 Ⅰ型胶原纤维的积分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①苏木精-伊红染色:干预后第 3天,可见有不同程度的肌纤维溶解、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干预后第7天,炎性细胞减少,成纤维细胞活化、增殖,肉芽组织增生;干预后第14天,局部胶原堆积伴肉芽组织大量形成;干预后第21天,胶原减少,肉芽组织机化;干预后第30天,局部组织瘢痕化;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干预后各时期松解局部均可见Ⅰ型胶原纤维.干预后同一时间,同类针具不同直径间微血管密度、成纤维细胞计数及积分吸光度值均为先增后减趋势,其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同类型针具直径越大其损伤效应越大;③结果证实,实验中几种新型针具局部肌肉松解对腓肠肌组织有一定的损伤效应,松解干预后局部组织炎性变,肉芽组织机化最终导致局部组织瘢痕化修复. |
|---|---|
| ISSN: | 2095-4344 |
| DOI: | 10.3969/j.issn.2095-4344.00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