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红壤区马尾松侵蚀退化地土壤崩解特性的影响

S157.2; [目的]研究马尾松退化地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的土壤崩解特性变化特征,比较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南方花岗岩红壤区马尾松侵蚀退化地土壤崩解特性的改善程度,揭示南方花岗岩红壤区土壤崩解特性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长汀县马尾松侵蚀退化地为研究区域,以马尾松退化地作为对照组(CK),设置封禁管理(E1)、全坡面播草(E2)和乔灌草条沟模式(E3)3种植被恢复措施作为试验组,采用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4个样地表层土壤进行土壤崩解特性研究.[结果](1)各措施下的土壤抗蚀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相较于对照样地CK,E1、E2、E3措施的土壤崩解系数分别降低16....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水土保持学报 Vol. 38; no. 6; pp. 35 - 53
Main Authors 习杰, 吴泽华, 林强, 吴洁玲, 张柳, 周诗祺, 周琴, 孙丽丽, 查轩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福州 350117 2024
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福州 350117%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福州 350003%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碳中和未来技术学院,福州 350117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9-2242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4.06.01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157.2; [目的]研究马尾松退化地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的土壤崩解特性变化特征,比较不同植被恢复措施对南方花岗岩红壤区马尾松侵蚀退化地土壤崩解特性的改善程度,揭示南方花岗岩红壤区土壤崩解特性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以长汀县马尾松侵蚀退化地为研究区域,以马尾松退化地作为对照组(CK),设置封禁管理(E1)、全坡面播草(E2)和乔灌草条沟模式(E3)3种植被恢复措施作为试验组,采用相关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法对4个样地表层土壤进行土壤崩解特性研究.[结果](1)各措施下的土壤抗蚀性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性,其中相较于对照样地CK,E1、E2、E3措施的土壤崩解系数分别降低16.3%,52.5%,67.2%,乔灌草条沟模式(E3)较为适宜马尾松侵蚀退化地治理;(2)有机碳含量、全磷含量、速效磷含量、全钾含量、速效钾含量、含水率及团聚体特征为土壤崩解特性的主要影响因子;(3)在诸多影响土壤崩解特性的因素中,土壤几何平均直径(GMD)为主要直接影响因素,起主导控制作用.[结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崩解特性的大小为CK>E1>E2>E3,通过乔灌草条沟治理模式可让土壤崩解特性保持在较低水平,该模式对花岗岩红壤区马尾松林侵蚀退化地水土流失治理更为有效;土壤几何平均直径(GMD)是影响土壤崩解特性大小的直接控制因子,可作为评价土壤崩解特性的优选指标.
ISSN:1009-2242
DOI:10.13870/j.cnki.stbcxb.2024.0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