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不同生物结皮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及其转化的影响
S158.3; [目的]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该区域生物结皮广泛分布,生物结皮在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生物结皮演替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转化相关酶类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方法]研究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碳转化相关酶在生物结皮不同演替类型的变化规律,并运用SEM模型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生物结皮演替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转化相关酶活性,且它们在结皮层(0-2 cm)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裸沙和2-5 cm 土层(p<0.05);(2)结皮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藓结皮中最高,其中放线菌、真菌数量在生物结皮演替呈显著增加趋势,结皮层中的细菌...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水土保持学报 Vol. 38; no. 4; pp. 38 - 54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师范大学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太原 030000%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师范大学黄河中游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太原 030000
2024
阜宁第一高级中学,江苏 阜宁 224400%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太原 03000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9-2242 |
DOI | 10.13870/j.cnki.stbcxb.2024.04.021 |
Cover
Summary: | S158.3; [目的]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是典型的脆弱生态系统,该区域生物结皮广泛分布,生物结皮在土壤有机碳积累与转化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生物结皮演替及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转化相关酶类的影响规律尚不明确.[方法]研究土壤有机碳-微生物-碳转化相关酶在生物结皮不同演替类型的变化规律,并运用SEM模型分析了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1)生物结皮演替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和碳转化相关酶活性,且它们在结皮层(0-2 cm)中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裸沙和2-5 cm 土层(p<0.05);(2)结皮层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在藓结皮中最高,其中放线菌、真菌数量在生物结皮演替呈显著增加趋势,结皮层中的细菌和真菌数量显著高于2-5 cm 土层,但2-5 cm 土层放线菌数量高于结皮层(藓结皮除外);(3)SEM模型表明,土壤有机碳、碳转化相关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之间均呈现显著相关性.[结论]生物结皮的演替对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为碳转化相关酶类和微生物提供丰富基质,促进微生物和酶活性提高,微生物对碳转化相关酶类起着重要的驱动作用,对维持生物结皮的碳平衡发挥着关键作用. |
---|---|
ISSN: | 1009-2242 |
DOI: | 10.13870/j.cnki.stbcxb.2024.04.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