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在心肌梗死基因治疗中的应用

R542.2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心肌梗死时由于受累心肌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心功能受损甚至进展为心力衰竭.AMI的一线治疗是尽早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闭塞的冠状动脉进行再灌注.然而,目前临床上的手术和药物等治疗手段均不能挽救死亡的心肌细胞,大面积心肌梗死后仍可能发生心室功能障碍.近年来,靶向基因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已成为AMI可能的有效干预措施.但是,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靶向递送系统,转染基因难以持续表达,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UTMD)是一种介导基因转染的新技术,通过将基因递送到特定的解剖和病理部位,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天津医药 Vol. 48; no. 11; pp. 1131 - 1136
Main Authors 邹云雷, 刘小慧, 胡兵, 刘朝奇, 赵云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三峡大学肿瘤微环境与免疫治疗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443000 202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3-9896
DOI10.11958/2020044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542.2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心肌梗死时由于受累心肌细胞功能丧失,导致心功能受损甚至进展为心力衰竭.AMI的一线治疗是尽早通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闭塞的冠状动脉进行再灌注.然而,目前临床上的手术和药物等治疗手段均不能挽救死亡的心肌细胞,大面积心肌梗死后仍可能发生心室功能障碍.近年来,靶向基因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已成为AMI可能的有效干预措施.但是,由于缺乏安全有效的靶向递送系统,转染基因难以持续表达,基因治疗的临床应用受到限制.超声靶向微泡破坏技术(UTMD)是一种介导基因转染的新技术,通过将基因递送到特定的解剖和病理部位,在心血管疾病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价值.本文对UTMD在心肌梗死基因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ISSN:0253-9896
DOI:10.11958/20200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