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控—潮控三角洲体系地球物理识别表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地区为例
TE121.3; 沉积环境研究是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的基础,前人利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单一沉积相类型的特征、判别研究,而对于河—潮联控区域,河流作用与潮汐作用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潮汐与河流水体摆动频次的差异,结合自然伽马曲线与泥质含量的关系和河控—潮控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态、规模差异及水动力强弱对地震相的影响,提出了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差值法(ΔGR)和地震相波长/波高比值法的地球物理方法,来综合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并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沉积体系为例,指明该方法可有效判别河控—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针对该区水下低隆—...
Saved in:
Published in | 石油实验地质 Vol. 44; no. 5; pp. 761 - 770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石化 上海海洋油气分公司,上海 200120
2022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1-6112 |
DOI | 10.11781/sysydz202205761 |
Cover
Summary: | TE121.3; 沉积环境研究是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的基础,前人利用岩心、测井、地震资料进行单一沉积相类型的特征、判别研究,而对于河—潮联控区域,河流作用与潮汐作用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下,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的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潮汐与河流水体摆动频次的差异,结合自然伽马曲线与泥质含量的关系和河控—潮控三角洲前缘砂体形态、规模差异及水动力强弱对地震相的影响,提出了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差值法(ΔGR)和地震相波长/波高比值法的地球物理方法,来综合判别、区分河控—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并以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平北地区平湖组沉积体系为例,指明该方法可有效判别河控—潮控三角洲沉积体系.针对该区水下低隆—宝云亭低凸起侧缘,可有效拾取相关参数,判识河控—潮控三角洲体系,落实沟道充填的潮道发育带及潜力目标,明确河控—潮控体系判别对岩性圈闭及有利油藏单元预测的指示意义. |
---|---|
ISSN: | 1001-6112 |
DOI: | 10.11781/sysydz2022057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