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长波长磁异常及其地质意义

P318; 在低轨卫星几百千米的高度上,大部分近地表观测到的岩石圈磁异常细节衰减殆尽,只留下衰减较慢的长波长磁异常.长波长磁异常可以揭示出岩石圈居里面以上显著的物性差异,对于研究地壳深部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读者能从全球尺度上对长波长磁异常的起源形成具体的认识,本文首先回顾了不同时期的卫星磁异常图及主要的岩石圈磁场模型,然后基于CHAOS-7模型计算结果,对 500 km高度除极区外幅值大于 4nT的长波长磁异常进行了识别编号,共计 29个磁异常.其中,陆地上磁异常 20个,海洋中磁异常 9个.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及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逐一介绍了磁异常的起源.陆地区域的...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Vol. 55; no. 6; pp. 668 - 680
Main Authors 王婕, 杨艳艳, 纪飞, 罗钰馨, 泽仁志玛, 黄建平, 申旭辉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北京 100085%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北京 100085 2024
中国科学院大学应急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北京 10019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2097-1893
DOI10.19975/j.dqyxx.2023-05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318; 在低轨卫星几百千米的高度上,大部分近地表观测到的岩石圈磁异常细节衰减殆尽,只留下衰减较慢的长波长磁异常.长波长磁异常可以揭示出岩石圈居里面以上显著的物性差异,对于研究地壳深部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使读者能从全球尺度上对长波长磁异常的起源形成具体的认识,本文首先回顾了不同时期的卫星磁异常图及主要的岩石圈磁场模型,然后基于CHAOS-7模型计算结果,对 500 km高度除极区外幅值大于 4nT的长波长磁异常进行了识别编号,共计 29个磁异常.其中,陆地上磁异常 20个,海洋中磁异常 9个.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的综述及地质资料的对比分析,逐一介绍了磁异常的起源.陆地区域的长波长磁异常大多位于前寒武基底,相关的地质单元有太古代地核、元古代地体、富铁建造等,少数位于造山带背景.海洋区域的长波长磁异常全部都位于洋底高原,普遍与白垩纪时期冈瓦纳大陆裂解相关,具有加厚地壳特征.因此,针对长波长磁异常的持续深入研究对于地壳生长和演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卫星磁测的蓬勃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内科研人员关注并研究这类大规模磁异常.
ISSN:2097-1893
DOI:10.19975/j.dqyxx.2023-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