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辨治分析

R277.7; 目的:分析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 2018 年 8 月至2022 年 3 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73 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候、中医体质、临床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 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期为 51~70 岁.危险因素分布前 3 位为饮酒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另有 31 例原因不明.临床症状前 3 位分别为肢体活动不利、便秘、乏力,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感觉障碍.中医证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证;下元虚衰,痰浊上泛证;肝肾两亏,虚风内动证...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山东中医杂志 Vol. 42; no. 1; pp. 45 - 50
Main Authors 闫伟, 刘明, 齐向华, 滕晶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7-358X
DOI10.16295/j.cnki.0257-358x.2023.01.00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R277.7; 目的:分析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为防治该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 2018 年 8 月至2022 年 3 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 73 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对患者的一般情况、中医证候、中医体质、临床疗效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3 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发病高峰期为 51~70 岁.危险因素分布前 3 位为饮酒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另有 31 例原因不明.临床症状前 3 位分别为肢体活动不利、便秘、乏力,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感觉障碍.中医证型分布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证;下元虚衰,痰浊上泛证;肝肾两亏,虚风内动证;奇经亏虚,络气虚滞证;湿热浸淫,筋脉不舒证.中医体质以金形人数量最多,为 24 例,占比 32.88%;其次为木形人、土形人、火形人、水形人.治疗方案以中西医结合、内外治结合为主,治疗总有效率为 93.15%,其中利鲁唑配合中药、针刺组疗效最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运动神经元病在改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降低致残率方面效果较好.
ISSN:0257-358X
DOI:10.16295/j.cnki.0257-358x.2023.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