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变化对雨带分布特征的影响

P444; 已有研究表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与雨带分布间存在紧密联系,然而其在西北太平洋区域的量化特征尚待揭示.利用2000-2018年6-9月的中国气象局(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和全球测雨计划(GPM)格点级降水数据(IMERG)降水数据,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区域热带气旋移动坐标系,并根据气旋中心气压变化将热带气旋分为初生、缓慢增强、快速增强、稳定和消散共五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类气旋的降水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初生型气旋的降水率在距离气旋中心10 km和40 km处分别存在两个峰值;快速增强型气旋也存在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0 km和30 km处;缓慢增强和减弱型气旋的降水率随径向距离...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热带气象学报 Vol. 39; no. 5; pp. 764 - 773
Main Authors 李柯薇, 张奡祺, 黎伟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0%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0 2023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广东 珠海 519080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4-4965
DOI10.16032/j.issn.1004-4965.2023.06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444; 已有研究表明热带气旋强度变化与雨带分布间存在紧密联系,然而其在西北太平洋区域的量化特征尚待揭示.利用2000-2018年6-9月的中国气象局(CMA)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和全球测雨计划(GPM)格点级降水数据(IMERG)降水数据,建立了西北太平洋区域热带气旋移动坐标系,并根据气旋中心气压变化将热带气旋分为初生、缓慢增强、快速增强、稳定和消散共五类,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各类气旋的降水分布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初生型气旋的降水率在距离气旋中心10 km和40 km处分别存在两个峰值;快速增强型气旋也存在两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0 km和30 km处;缓慢增强和减弱型气旋的降水率随径向距离的变化均呈现出单峰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40 km和60 km处.气旋内雨带降水变化与气旋强度变化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外雨带降水变化与气旋强度变化间则存在负相关关系.气旋各个方位降水变化对强度变化的响应不同,减弱型热带气旋的降水率减小主要发生在气旋西侧,应与热带气旋登陆过程有关.研究结果可为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及降水模拟提供事实依据.
ISSN:1004-4965
DOI:10.16032/j.issn.1004-4965.2023.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