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一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成因分析
P458; 本文利用地面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和FY-2H卫星的云顶黑体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资料,分析了2022年4月11日四川盆地一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和演变特征,得到如下结论:①此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因干冷空气进入盆地而触发,地面辐合线的强迫抬升作用加强了此次风暴天气;②过程中剧烈天气多发生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合并加强时期,且位于对流云团前侧TBB梯度大值区以及TBB低值中心附近;③飑线过境时强的冷池作用,飑锋前后变压梯度强、密度流强,是导致地面极端大风的重要原因;④风暴前侧入流、后侧入流和强的中层径向辐合为极端大风的出现...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气象科技 Vol. 52; no. 6; pp. 830 - 840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重庆市铜梁区气象局,重庆 402560%四川省自贡市气象局,自贡 643000%重庆市气象台,重庆 401147%四川省自贡市荣县气象局,自贡 643100
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671-6345 |
DOI | 10.19517/j.1671-6345.20230368 |
Cover
Summary: | P458; 本文利用地面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高空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和FY-2H卫星的云顶黑体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资料,分析了2022年4月11日四川盆地一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和演变特征,得到如下结论:①此次极端大风天气过程因干冷空气进入盆地而触发,地面辐合线的强迫抬升作用加强了此次风暴天气;②过程中剧烈天气多发生于中尺度对流系统合并加强时期,且位于对流云团前侧TBB梯度大值区以及TBB低值中心附近;③飑线过境时强的冷池作用,飑锋前后变压梯度强、密度流强,是导致地面极端大风的重要原因;④风暴前侧入流、后侧入流和强的中层径向辐合为极端大风的出现提供了有利配置;而强反射率因子核和垂直液态含水量大值区的迅速下降意味着系统内部剧烈降温而产生了湿下击暴流,加剧大风强度. |
---|---|
ISSN: | 1671-6345 |
DOI: | 10.19517/j.1671-6345.2023036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