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障碍物对风速监测位置的影响研究

TD723; 现有高精度风速传感器在井下的安装位置统一采用正常风流流动状况下的方案,未综合考虑巷道放置障碍物等导致风流异常的情况,达不到智能通风的风速精度要求,难以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针对上述问题,以小纪汗煤矿11218回风巷为研究对象,对井下巷道中障碍物不同位置与不同尺寸对风速的影响展开研究,结合现场实测巷道基础参数与Fluent软件构建贴合该矿特征的巷道模型,研究了距上游端口 10 m处底板放置的障碍物与两帮的距离(简称间距L)及其形状大小、放置方式等因素对巷道风速监测位置的影响.①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各模型于断面直角处存在微小部分的合理风速区域,其面积在L=0.5m时最大,L=1 m时次之...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工矿自动化 Vol. 49; no. 9; pp. 64 - 72
Main Authors 张京兆, 熊帅, 范京道, 闫振国, 黄玉鑫, 张亚爽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2023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1-251X
DOI10.13272/j.issn.1671-251x.202302004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D723; 现有高精度风速传感器在井下的安装位置统一采用正常风流流动状况下的方案,未综合考虑巷道放置障碍物等导致风流异常的情况,达不到智能通风的风速精度要求,难以实现矿井的安全生产.针对上述问题,以小纪汗煤矿11218回风巷为研究对象,对井下巷道中障碍物不同位置与不同尺寸对风速的影响展开研究,结合现场实测巷道基础参数与Fluent软件构建贴合该矿特征的巷道模型,研究了距上游端口 10 m处底板放置的障碍物与两帮的距离(简称间距L)及其形状大小、放置方式等因素对巷道风速监测位置的影响.①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各模型于断面直角处存在微小部分的合理风速区域,其面积在L=0.5m时最大,L=1 m时次之,L=0时最小;随着间距L的增加,风速传感器最佳布设位置随x坐标(巷道走向)的增加呈均匀分布—截面直角处微量分布—空心圆角矩形分布的规律,且合理风流向两帮扩散更快;L=0时,顶板位置中垂线的合理风流分布在2.59~2.78 m处;L=0.5 m时,顶板位置中垂线的合理风流分布在2.59~2.80 m处;L=1 m时,顶板位置中垂线的合理风流分布在2.61~2.78 m处.②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放置障碍物巷道的平均风速均呈增大—减小—增大—平衡的状态;障碍物竖放或宽度增加对风流影响较大;障碍物体积相同,风速峰值大致相同;风流发展稳定时,L=0.5 m时风速可靠性最高,L=1 m时次之,L=0时可靠性相对最低.③通过风速普适性分析得出:在同模型下,不同风速变化率均处于上升—下降—再上升—平衡的4个阶段;在模型2、间距L=0.5 m条件下,对回风巷风流运移规律影响较小的结论具有风速普适性.
ISSN:1671-251X
DOI:10.13272/j.issn.1671-251x.202302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