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板切开卷管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近期疗效及术后尿道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尿道板切开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TIP)治疗尿道下裂的近期疗效及术后发生尿道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初次行TIP手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通过电子手术记录和电话随访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总结近期疗效,并对影响尿道瘘发生的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6例尿道下裂患儿,124例获随访,2例失访,平均随访时间20.2个月。患儿中位年龄24个月。不同尿道开口位置人数占比分别为:前...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Vol. 22; no. 12; pp. 1139 - 1145
Main Authors 周谦, 张潍平, 宋宏程, 孙宁, 田军, 李明磊, 屈彦超, 李宁, 梁海燕, 韩文文, 杨洋, 李振武, 王冠男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45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1-6353
DOI10.3760/cma.j.cn101785—202202009—00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探讨尿道板切开卷管尿道成形术(tubularized incised plate,TIP)治疗尿道下裂的近期疗效及术后发生尿道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初次行TIP手术治疗的尿道下裂患儿临床资料,通过电子手术记录和电话随访收集患儿临床资料,总结近期疗效,并对影响尿道瘘发生的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选取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26例尿道下裂患儿,124例获随访,2例失访,平均随访时间20.2个月。患儿中位年龄24个月。不同尿道开口位置人数占比分别为:前型58.1%(72/124),中间型29.8%(37/124),后型12.1%(15/124)。术前存在不同程度阴茎下弯人数占比分别为:轻度29.8%(37/124),中度54.8%(68/124),重度15.3%(19/124)。约59.5%(22/37)的轻度阴茎下弯和33.8%(23/68)的中度阴茎下弯病例仅采用阴茎皮肤脱套,重度阴茎下弯(19/19)病例均采用阴茎皮肤脱套和背侧白膜折叠的方法。手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6.6%,其中尿道狭窄10例(10/124,8.1%),尿道瘘23例(23/124,18.5%),阴茎体瘘17例(17/124,13.7%),阴茎头裂开6例(6/124,4.8%)。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术前阴茎下弯程度、新尿道覆盖物与TIP手术后尿道瘘之间无显著关联性,阴茎头宽度小于14 mm、后型尿道下裂、皮肤脱套后阴茎下弯超过15°以及行背侧白膜折叠是TIP手术后尿道瘘的可疑危险因素(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阴茎头宽度小于14 mm是TIP术后尿道瘘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 结论:TIP手术治疗前型和中间型尿道下裂效果满意,治疗后型尿道下裂尿道瘘的发生率高;阴茎头宽度越小,皮肤脱套后阴茎下弯程度更重的患儿尿道瘘发生率更高。阴茎头宽度小于14 mm是TIP手术后尿道瘘的独立危险因素;TIP手术中利用Buck筋膜覆盖者尿道瘘的发生率更低,但发生尿道狭窄的可能性更大。
ISSN:1671-6353
DOI:10.3760/cma.j.cn101785—202202009—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