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建成环境对居民活动的影响——基于梯度提升决策树与SHAP解释模型的分析

TU984.191;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低能耗、少污染、具有可持续属性的公共交通类型之一,其对沿线城市发展、居民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部分站点周边地区面临空间利用率不匹配、潮汐客流趋势加重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城市空间规划需关注城市居民的活动特征,以提升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全时段活力.以南京市中心城区内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为例,基于城市空间开放数据、实地踏勘调研、互联网移动定位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数据,采集统计与评价建成环境现状与居民活动特征数据,并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与SHAP(Shapley addic...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科学技术与工程 Vol. 23; no. 17; pp. 7509 - 7519
Main Authors 周扬, 邵天元, 钱才云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南京 211816%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苏州 215000 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1-1815
DOI10.3969/j.issn.1671-1815.2023.17.04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U984.191;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低能耗、少污染、具有可持续属性的公共交通类型之一,其对沿线城市发展、居民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目前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部分站点周边地区面临空间利用率不匹配、潮汐客流趋势加重等问题.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的城市空间规划需关注城市居民的活动特征,以提升站点地区城市空间全时段活力.以南京市中心城区内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为例,基于城市空间开放数据、实地踏勘调研、互联网移动定位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LBS)数据,采集统计与评价建成环境现状与居民活动特征数据,并运用梯度提升决策树与SHAP(Shapley addictive ex-planation)解释分析站点地区建成环境与居民活动的非线性关系及建成环境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成环境要素适宜区间及协同优化条件,为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空间规划与优化提供建议.
ISSN:1671-1815
DOI:10.3969/j.issn.1671-1815.2023.1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