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氧合功能、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R563; 目的 探讨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氧合功能、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按照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分为三组,其中采用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作为转换标准的34例患者作为PICW组,采用自主呼吸实验(SBT)作为转换标准的35例患者作为SBT组,采用SBT+PICW作为转换标准的35例患者作为综合组.比较三组患者的通气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通气转换时...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海南医学 Vol. 34; no. 24; pp. 3548 - 3553 |
---|---|
Main Authors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河南 南阳 473000
202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3-6350 |
DOI | 10.3969/j.issn.1003-6350.2023.24.011 |
Cover
Summary: | R563; 目的 探讨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氧合功能、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按照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分为三组,其中采用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作为转换标准的34例患者作为PICW组,采用自主呼吸实验(SBT)作为转换标准的35例患者作为SBT组,采用SBT+PICW作为转换标准的35例患者作为综合组.比较三组患者的通气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病情改善情况、肺氧合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和外周血生物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脑利钠肽(NT-proBN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27(IL-27)],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再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结果 综合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SBT组>PICW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评分<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PaCO2<SBT组<PICW组,PaO2、OI>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外周血CRP、NT-proBNP、HMGB1、IL-27水平<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的再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5.71%,明显低于SBT组(分别为22.86%、22.86%)和PICW组(分别为29.41%、3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BT组与PICW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的临床预后优于SBT组、PIC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依据SBT+PICW确定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转换时机,可缩短通气时间,纠正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紊乱状态,其对患者病情程度、肺氧 |
---|---|
ISSN: | 1003-6350 |
DOI: | 10.3969/j.issn.1003-6350.2023.24.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