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舆与中国诗学古典时代的终结
生活在中国近代社会前夕的潘德舆,怀济世之志而蹭蹬不遇,转而欲以文学救世,诗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不满于当时流于平庸的诗话写作,力图围绕着以人本论为核心的"质实"诗观建构自己的诗学理论.其质实观念暗袭翁方刚的质厚之说,但更强调伦理性,尚质去文而缺乏美学的建树,因而很难对当时的诗歌创作和批评产生有建设性的影响.这不全是他的问题,古典诗学实已走到理论开掘的尽头,没有观念的变革和新理论资源的引进,理论创新已绝无可能.潘德舆的努力适足成为古典诗学命运的一个象征,为古典诗学的终结划上了句号....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 67; no. 1; pp. 34 - 47 |
---|---|
Main Author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华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广州 510006
2025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7-0289 |
DOI | 10.3969/j.issn.0257-0289.2025.01.005 |
Cover
Summary: | 生活在中国近代社会前夕的潘德舆,怀济世之志而蹭蹬不遇,转而欲以文学救世,诗文中洋溢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不满于当时流于平庸的诗话写作,力图围绕着以人本论为核心的"质实"诗观建构自己的诗学理论.其质实观念暗袭翁方刚的质厚之说,但更强调伦理性,尚质去文而缺乏美学的建树,因而很难对当时的诗歌创作和批评产生有建设性的影响.这不全是他的问题,古典诗学实已走到理论开掘的尽头,没有观念的变革和新理论资源的引进,理论创新已绝无可能.潘德舆的努力适足成为古典诗学命运的一个象征,为古典诗学的终结划上了句号. |
---|---|
ISSN: | 0257-0289 |
DOI: | 10.3969/j.issn.0257-0289.2025.01.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