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色荧光原位杂交在膀胱尿路I皮癌诊断中的应用
R73; 背景与目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我国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染色体畸变的情况,探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技术辅助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用随机引物法标记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9p21区带探针,对5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间期细胞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统计染色体畸变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以及染色体畸变组合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阳性率.结果:3、...
Saved in:
Published in | 癌症 Vol. 26; no. 2; pp. 189 - 193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泌尿外科,北京,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1%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腹部外科,北京,100021%安徽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
2007
安徽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安徽,合肥,230032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467X |
DOI | 10.3321/j.issn:1000-467X.2007.02.016 |
Cover
Summary: | R73; 背景与目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是我国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旨在分析中国人膀胱尿路上皮癌中染色体畸变的情况,探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技术辅助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用随机引物法标记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及9p21区带探针,对5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间期细胞核进行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统计染色体畸变情况并分析其与病理分期、分级的关系以及染色体畸变组合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阳性率.结果:3、7、17号染色体和9p21的畸变率分别为47.4%(27/57)、50.9%(29/57)、56.1%(32/57)和59.6%(34/57),畸变与分期无相关性,3、7和17号染色体畸变与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1).四个探针组合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总阳性率为54.4%.结论:M-FISH技术检测有助于探索3、7、17号染色体畸变与病理分级的关系. |
---|---|
ISSN: | 1000-467X |
DOI: | 10.3321/j.issn:1000-467X.2007.0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