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长白山泥炭地硅藻-水位埋深转换函数

P935%Q178; 本研究基于2016、2019和2021年夏季在东北长白山地区7处泥炭地采集的160个表层样品和环境因子数据,结合表层样品硅藻分析,构建了硅藻属种与环境因子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64个硅藻属种和11个环境变量.优势硅藻属种组合沿水位埋深梯度(0~66 cm)呈现明显分异,偏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水位埋深单独解释了硅藻组合数据总方差的8.4%,远大于其他环境因子的单独解释份额.基于此,选取加权平均模型和最大似然估计模型构建硅藻-水位转换函数.不同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典型回归耐受值降权加权平均模型构建的硅藻-水位转换函数表现最佳,剔除残差大于20%水位梯度(13.2 cm)的样品后...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理科学 Vol. 44; no. 8; pp. 1459 - 1469
Main Authors 徐双余, 卜兆君, 黄咸雨, 彭佳, 李俊璐, 陈旭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区域生态过程与环境演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8%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白山地理过程与生态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 130024 202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0690
DOI10.13249/j.cnki.sgs.20221516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935%Q178; 本研究基于2016、2019和2021年夏季在东北长白山地区7处泥炭地采集的160个表层样品和环境因子数据,结合表层样品硅藻分析,构建了硅藻属种与环境因子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64个硅藻属种和11个环境变量.优势硅藻属种组合沿水位埋深梯度(0~66 cm)呈现明显分异,偏典范对应分析结果表明,水位埋深单独解释了硅藻组合数据总方差的8.4%,远大于其他环境因子的单独解释份额.基于此,选取加权平均模型和最大似然估计模型构建硅藻-水位转换函数.不同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典型回归耐受值降权加权平均模型构建的硅藻-水位转换函数表现最佳,剔除残差大于20%水位梯度(13.2 cm)的样品后进行留一法交叉检验,该模型的推导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最大和推导误差最小.本文构建的硅藻-水位转换函数为定量反演长白山地区泥炭地过去水位变化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
ISSN:1000-0690
DOI:10.13249/j.cnki.sgs.2022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