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尔可夫模型的社区人群心血管病筛查策略的效果评价
R181.32; 目的: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CHERRY)的队列人群中,评估我国不同指南最新推荐的心血管病筛查策略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1日基线未患心血管病的40~74岁的202 179名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人群.本研究比较的筛查策略包括:策略1,在40~74岁人群中采用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推荐的风险流程图的定性筛查策略;策略2,在40~74岁人群中采用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推荐的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Vol. 53; no. 3; pp. 460 - 466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191%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真实世界证据评价中心,北京100191%宁波市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宁波315101%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北京 100191
2021
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真实世界证据评价中心,北京10019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671-167X |
DOI |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3.004 |
Cover
Summary: | R181.32; 目的:在中国鄞州电子健康档案研究(Chinese 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 research in Yinzhou,CHERRY)的队列人群中,评估我国不同指南最新推荐的心血管病筛查策略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0年1月1日基线未患心血管病的40~74岁的202 179名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社区人群.本研究比较的筛查策略包括:策略1,在40~74岁人群中采用2020年《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推荐的风险流程图的定性筛查策略;策略2,在40~74岁人群中采用2019年《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推荐的中国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研究(prediction for 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in China,China-PAR)风险评估模型的定量筛查策略;策略3,在50~74岁人群中采用China-PAR模型的定量筛查策略.根据指南推荐,采用上述不同的筛查策略进行风险分层后,对中危及以上人群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对高危人群额外进行药物治疗干预.使用马尔可夫模型仿真,研究期限为10年,比较的效果指标包括获得的生命年、质量调整生命年(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QALY)、可预防的心血管病发病数、心血管病死亡数与全因死亡数以及对应的需筛查人数.马尔可夫模型的参数主要来源于CHERRY队列人群、公开发表的中国人群研究数据、Meta分析及系统综述.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探讨一般人群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不确定性对结果的影响,采用概率敏感性分析探讨风险比参数的不确定性.结果:与不筛查相比,采用策略1、2、3获得的增量 QALYs 分别为 1 433年[95%不确定性区间(uncertainty interval,UI):969~1 831]、1 401 年(95%UI:936~1 807)和716年(95%UI:265~1 111),每获得 1 个 QALY 的需筛查人数分别为 141 人(95%UI:110~209)、144人(95%UI:112~216)和198人(95%UI:127~529).在40~74岁人群采用风险流程图的定性筛查策略与China-PAR模型的定量筛查策略效果相似,采用China-PAR模型的定量筛查策略在40~74岁人群进行筛查比在50~74岁人群筛查能够获得更 |
---|---|
ISSN: | 1671-167X |
DOI: | 10.19723/j.issn.1671-167X.2021.03.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