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发现两个肝癌高发家族的病因学比较

目的阐明在广西瑶族地区新发现的两个肝癌高发家族发生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广西瑶族不同地区的两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HBV和HC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PCR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抗-HCV、HCVRNA的阳性率分别为45.0%(9/20)、35.0%(7/20)、15.0%(3/20)、25.0%(5/20)、45.0%(9/20)、25.0%(5/20)、0(0/20)、0(0/...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Zhongliu fangzhi yanjiu Vol. 38; no. 1; pp. 101 - 103
Main Author 臧宁 吴继周 陈务卿 吴健林 宁秋悦 邓一鸣 韦颖华 胡蝶飞 李兰兰 黄爱春 罗双艳 贺荣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201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857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目的阐明在广西瑶族地区新发现的两个肝癌高发家族发生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方法以广西瑶族不同地区的两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作为研究对象,应用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中HBV和HCV血清学标志物、采用PCR和RT-PCR技术分别检测HBV DNA和HCV RNA,结合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两肝癌高发家族成员中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DNA、抗-HCV、HCVRNA的阳性率分别为45.0%(9/20)、35.0%(7/20)、15.0%(3/20)、25.0%(5/20)、45.0%(9/20)、25.0%(5/20)、0(0/20)、0(0/20)和9.52%(2/21)、42.9%(9/21)、4.8%(1/21)、4.8%(1/21)、23.8%(5/21)、9.52%(2/21)、0(0/21)、0(0/21)。其中HBsAg在两组间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3),A家族以山泉水作为饮用水,B家族十年前以塘水作为生活用水;其余因素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瑶族不同地区、不同家族成员发生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危险因素可以有所不同,HBV感染、饮用塘水等因素均可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肝癌家族聚集性的发生。
Bibliography:Clustering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42-1241/R
Hepatocellulalar carcinoma; Clustering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Genetics; Hepatitis B virus; Hepatits C virus
Genetics
Hepatits C virus
Hepatitis B virus
Hepatocellulalar carcinoma
R735.7
R512.62
ISSN:1000-8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