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安海湾航道水深时空变化分析
本研究通过对安海湾2000—2019年四期航道水深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分析计算,研究安海湾航道水深的历史变化及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安海湾航道水深整体呈现南深北浅的特点,南部水域最深处可达10 m,北部最浅处可达理零以上5 m,低潮时露滩,可能与湾顶水动力不足及大面积互花米草发育等有关。航道北部及中部水深地形整体呈现两边浅中间深的特点,而南部水深则呈现西深东浅的特点。安海湾航道区在2000—2006年整体呈现冲刷趋势,而2006—2009年和2009—2019年呈现淤积趋势,淤积区域主要位于航道东侧以及东北侧港汊区域,淤积速率在2009—2019年较2006—2009年增大,说明近期安海湾航道东...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海洋开发与管理 Vol. 41; no. S1; pp. 111 - 115 |
---|---|
Main Authors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
15.08.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5-9857 |
Cover
Summary: | 本研究通过对安海湾2000—2019年四期航道水深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分析计算,研究安海湾航道水深的历史变化及规律。研究结果显示,安海湾航道水深整体呈现南深北浅的特点,南部水域最深处可达10 m,北部最浅处可达理零以上5 m,低潮时露滩,可能与湾顶水动力不足及大面积互花米草发育等有关。航道北部及中部水深地形整体呈现两边浅中间深的特点,而南部水深则呈现西深东浅的特点。安海湾航道区在2000—2006年整体呈现冲刷趋势,而2006—2009年和2009—2019年呈现淤积趋势,淤积区域主要位于航道东侧以及东北侧港汊区域,淤积速率在2009—2019年较2006—2009年增大,说明近期安海湾航道东部区域具有一定的淤积风险。航道淤积一方面影响港口航运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会带来海湾营养盐及重金属污染加剧,建议积极开展航道疏浚等整治修复活动,并对其污染输入来源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安海湾水域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
---|---|
ISSN: | 1005-98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