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质灰岩地区抽水致塌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以广西兴安县为例

P642.26; 为研究炭质灰岩地区抽水致塌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通过电法物探、地质钻探及抽水致塌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对兴安县石炭系下统岩关组(C1y)炭质灰岩地区的岩溶塌陷进行关联分析,建立降深水位与时间、恢复水位与时间的关系对比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炭质灰岩地区进行抽水活动时,其主要补给源为小溶洞内储存水,运输通道为岩溶裂隙;该炭质灰岩地区岩溶裂隙具有不规则性,因此,在同类地层中测得的渗透系数k及影响半径R有较大差异;研究区域内抽水致塌的位置受地质构造的影响较为明显;钻井人为抽水致塌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而地下水位升降为主要影响因素....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Vol. 32; no. 4; pp. 65 - 72
Main Authors 唐灵明, 陈学军, 黄翔, 毕鹏雁, 张晓宸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01.08.2021
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3-8035
DOI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1.04-0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642.26; 为研究炭质灰岩地区抽水致塌控制因素和影响因素,通过电法物探、地质钻探及抽水致塌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手段,对兴安县石炭系下统岩关组(C1y)炭质灰岩地区的岩溶塌陷进行关联分析,建立降深水位与时间、恢复水位与时间的关系对比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在炭质灰岩地区进行抽水活动时,其主要补给源为小溶洞内储存水,运输通道为岩溶裂隙;该炭质灰岩地区岩溶裂隙具有不规则性,因此,在同类地层中测得的渗透系数k及影响半径R有较大差异;研究区域内抽水致塌的位置受地质构造的影响较为明显;钻井人为抽水致塌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影响,而地下水位升降为主要影响因素.
ISSN:1003-8035
DOI: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