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人类活动下伶仃洋河口湾沉积地貌格局演化规律

P736; 基于伶仃洋河口湾 1965-2016 年不同年代水深数据,结合不同年代沉积物数据,分析了伶仃洋沉积地貌格局的演化规律,讨论了人类活动对伶仃洋沉积地貌格局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过去 40 年,伶仃洋地形边界主要受围垦影响而大幅度变窄,河口湾滩槽格局整体受到挤压并向东偏移;在航道开挖、浚深以及河口采砂等人类活动的叠加影响下,水域面积减小、水体容积增加,地貌形态向窄深化发展;(2)从不同年代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来看,1975 年和 2003-2004 年沉积物由北往南呈粗-细-粗的分布规律,粒度参数整体呈条带状分布.2016 年沉积物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不显著,细颗粒沉积物主要沿西...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 44; no. 5; pp. 85 - 94
Main Authors 莫思濠, 梁泓樾, 王璞, 缪言, 张恺云, 刘锋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河口海岸研究所,珠海 519082%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河口海岸研究所,珠海 519082 2024
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061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6-1492
DOI10.16562/j.cnki.0256-1492.202409090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736; 基于伶仃洋河口湾 1965-2016 年不同年代水深数据,结合不同年代沉积物数据,分析了伶仃洋沉积地貌格局的演化规律,讨论了人类活动对伶仃洋沉积地貌格局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过去 40 年,伶仃洋地形边界主要受围垦影响而大幅度变窄,河口湾滩槽格局整体受到挤压并向东偏移;在航道开挖、浚深以及河口采砂等人类活动的叠加影响下,水域面积减小、水体容积增加,地貌形态向窄深化发展;(2)从不同年代表层沉积物空间分布来看,1975 年和 2003-2004 年沉积物由北往南呈粗-细-粗的分布规律,粒度参数整体呈条带状分布.2016 年沉积物在南北方向上的分布规律不显著,细颗粒沉积物主要沿西滩、东滩分布,粗颗粒的陆源沉积物主要以斑块状分布于中滩、东槽的采砂坑以及外伶仃洋的深槽末段;粒度参数的空间分布由条带状转变为斑块状,整体沉积环境由单一向复杂转变.(3)新格局下河口湾存在 3 个沉积中心,即中滩北部的内伶仃洋沉积中心,外伶仃洋西侧、淇澳岛以南的西滩沉积中心以及伶仃航道末段的外伶仃洋沉积中心;它们与各区域的冲淤格局相对应.由此可见,过去 40 年,人类活动显著地影响了珠江伶仃洋河口湾的沉积地貌格局,本研究有助于揭示伶仃洋河口湾地貌演变趋势,对珠江河口综合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管理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ISSN:0256-1492
DOI:10.16562/j.cnki.0256-1492.202409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