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F384融合亚型急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及预后研究进展
R733.71; 由染色体易位引起的融合基因已成为白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锌指蛋白384(zinc finger protein 384,ZNF384)融合作为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中的非典型融合亚型,在不同的年龄群体中广泛发生.ZNF384具有丰富的融合伴侣,其中 E1A结合蛋白 p300(E1A binding protein p300,EP300)、转录因子 3(transcription factor 3,TCF3)、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5(TAF15)的融合频率最高.这些融合蛋白均保留了完整的...
Saved in:
Published in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Vol. 43; no. 5; pp. 631 - 640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昆明650500
01.05.202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上海20002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上海200025%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系,昆明650500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674-8115 |
DOI |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5.015 |
Cover
Summary: | R733.71; 由染色体易位引起的融合基因已成为白血病的主要致病因素.锌指蛋白384(zinc finger protein 384,ZNF384)融合作为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中的非典型融合亚型,在不同的年龄群体中广泛发生.ZNF384具有丰富的融合伴侣,其中 E1A结合蛋白 p300(E1A binding protein p300,EP300)、转录因子 3(transcription factor 3,TCF3)、TATA-box binding protein associated factor 15(TAF15)的融合频率最高.这些融合蛋白均保留了完整的ZNF384结构,但融合伴侣则有不同程度的缺失,说明不同的ZNF384融合亚型之间具有相似的致AL发生发展机制.现有研究主要认为ZNF384融合蛋白通过染色质重塑调控下游蛋白的转录表达,在造血干细胞的分化、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基因组修复中发挥潜在作用.ZNF384融合患者同时表达淋系和髓系特有的抗原,在疾病的进展中具有谱系转化特性,丰富的免疫表型给治疗方式带来了不确定性,并与融合亚型、发病年龄一起影响患者的临床结局.该文通过对近10年已发表的案例和大型队列研究进行统计归纳分析,进一步确认了ZNF384融合及其各亚型AL在现有研究背景下的发生频率,总结了已有的机制信息,并对不同治疗方式下ZNF384融合患者的预后作了简要分析,以期为后续针对这一独特亚型AL的诊疗和研究提供参考. |
---|---|
ISSN: | 1674-8115 |
DOI: | 10.3969/j.issn.1674-8115.2023.05.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