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布流量法的长江宜昌段生态需水研究
TV11%X826; 以流量指标的多概率密度法为基础,提出了分布流量法(DFM)、生态流量指数(DEFI)、分布流量法评价等级标准(DFGS).以宜昌段为例,将分布流量法与传统的水文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流量评价方法及鱼类生态流量计算结果相比较,并对变异前后河流生态需水满足率和生态流量指数得分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分布流量法考虑了河流天然径流的年内、年际丰枯变化过程,减弱了极端流量事件及流量年内分布不均的影响,能够满足河流生态系统对径流的实际需求,优于传统水文方法,有较强的时空适用性,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应考虑年际丰、平、枯变化,以高于或接近变异前的生态流量等级和生态流量指数得分作为水资源和...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no. 12; pp. 94 - 102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工程生态效应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9%武汉大学水资源工程与调度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 武汉 430072%长江科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0%长江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湖北 武汉 430000
    
        15.12.2023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7-2284 | 
| DOI | 10.12396/znsd.231298 | 
Cover
| Summary: | TV11%X826; 以流量指标的多概率密度法为基础,提出了分布流量法(DFM)、生态流量指数(DEFI)、分布流量法评价等级标准(DFGS).以宜昌段为例,将分布流量法与传统的水文生态流量计算方法、流量评价方法及鱼类生态流量计算结果相比较,并对变异前后河流生态需水满足率和生态流量指数得分的变化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分布流量法考虑了河流天然径流的年内、年际丰枯变化过程,减弱了极端流量事件及流量年内分布不均的影响,能够满足河流生态系统对径流的实际需求,优于传统水文方法,有较强的时空适用性,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应考虑年际丰、平、枯变化,以高于或接近变异前的生态流量等级和生态流量指数得分作为水资源和生态流量管理的标准. | 
|---|---|
| ISSN: | 1007-2284 | 
| DOI: | 10.12396/znsd.2312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