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北部陆架早—中中新世古珠江河道发育特征及汇流冲刷模式
P736; 河道体系是侵蚀和沉积物搬运的重要通道,控制了大陆边缘源汇体系中砂体总体的输送和分布格局,并可有效指示古代构造活动、物源供给、气候变迁和海平面变化等丰富地质信息.研究基于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钻测井资料,结合层序划分方法和地震沉积学综合分析手段,揭示了南海北部珠一坳陷早—中中新世古珠江分流河道体系的类型和展布特征,并且以典型层序为例精细揭示了海平面变化控制下河道类型由辫状向曲流的转换.同时,在研究区地震剖面上识别到多处异常下切现象,经研究可解释为辫状河道内的汇流冲刷,其典型特征为:①下切深度局部增大;②平面近似圆形或椭圆形;③内部为砂质充填.虽然汇流冲刷结构在地震剖面特征上与"...
Saved in:
Published in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 43; no. 2; pp. 31 - 44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珠海 51908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 518054%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01.04.202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0256-1492 |
DOI | 10.16562/j.cnki.0256-1492.2022090601 |
Cover
Summary: | P736; 河道体系是侵蚀和沉积物搬运的重要通道,控制了大陆边缘源汇体系中砂体总体的输送和分布格局,并可有效指示古代构造活动、物源供给、气候变迁和海平面变化等丰富地质信息.研究基于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钻测井资料,结合层序划分方法和地震沉积学综合分析手段,揭示了南海北部珠一坳陷早—中中新世古珠江分流河道体系的类型和展布特征,并且以典型层序为例精细揭示了海平面变化控制下河道类型由辫状向曲流的转换.同时,在研究区地震剖面上识别到多处异常下切现象,经研究可解释为辫状河道内的汇流冲刷,其典型特征为:①下切深度局部增大;②平面近似圆形或椭圆形;③内部为砂质充填.虽然汇流冲刷结构在地震剖面特征上与"传统"意义的下切谷极易混淆,但在沉积特征和成因上存在较大差别,因此,对它的识别有助于避免层序界面的错误判别,并且其后期充填的河道砂体具有局限分布的特点,易于在后期海侵泥岩的覆盖下形成潜在的岩性圈闭新类型. |
---|---|
ISSN: | 0256-1492 |
DOI: | 10.16562/j.cnki.0256-1492.2022090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