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浅层地下水污染源识别及风险研究
TV211.1+2%X131.2; 为实现松原市浅层地下水污染源识别及污染风险研究,共收集松原市2017年58组水质资料,运用Piper图分析地下水化学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及克里金插值等方法进行污染源识别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并应用非致癌风险模型确定区内的高风险污染因子.结果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Ca-HCO3、CaNa-HCO3型水为主;提取5个公因子(f1~f5)分别为TDS和硝酸盐氮、氨氮和亚硝酸盐氮、铁、氟化物、砷作为浅层地下水水质的主控因子.其中TDS和硝酸盐氮(f1)主要受控于迁移-富集作用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氨氮和亚硝酸盐氮(f2)主要受控于人类活动影响,铁、砷(f3、...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no. 11; pp. 63 - 68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吉林大学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1
15.11.2021
吉林大学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长春 130021 吉林大学油页岩地下原位转化与钻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长春 130021 吉林大学新能源与环境学院,长春 130021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7-2284 |
| DOI | 10.3969/j.issn.1007-2284.2021.11.011 |
Cover
| Summary: | TV211.1+2%X131.2; 为实现松原市浅层地下水污染源识别及污染风险研究,共收集松原市2017年58组水质资料,运用Piper图分析地下水化学特征,采用因子分析法及克里金插值等方法进行污染源识别及空间分布特征的分析,并应用非致癌风险模型确定区内的高风险污染因子.结果表明:区内浅层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以Ca-HCO3、CaNa-HCO3型水为主;提取5个公因子(f1~f5)分别为TDS和硝酸盐氮、氨氮和亚硝酸盐氮、铁、氟化物、砷作为浅层地下水水质的主控因子.其中TDS和硝酸盐氮(f1)主要受控于迁移-富集作用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氨氮和亚硝酸盐氮(f2)主要受控于人类活动影响,铁、砷(f3、f5)主要受控于原生地质作用影响,氟化物(f4)主要受控于原生地质作用和迁移-富集作用的影响.研究区内西部低平原区(乾安与长岭西部地区)污染情况较为严重,东部地区水质状况良好;污染因子风险研究表明,氟化物为区内风险最大的污染因子,其次为硝酸盐氮类,铁和氨氮因子的风险较小. |
|---|---|
| ISSN: | 1007-2284 |
| DOI: | 10.3969/j.issn.1007-2284.2021.11.0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