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9ka以来泰国湾高分辨的生物硅记录及其古生产力意义

P736; 以 2017 年在泰国湾尖竹汶海岸获取的LSC05 和WLE08 沉积物柱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生物硅和有机碳分析,结合AMS14C测年结果,探讨了 9ka以来泰国湾古生产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SC05 和WLE08 柱样中的生物硅含量分别为 0.41%~1.56%(平均值为 0.88%)和 0.60%~1.52%(平均值为 1.11%),属于南海中的低值海域,主要受到区域内无上升流导致的低硅质骨骼和壳体供给量和陆源物质输入稀释的影响.将生物硅含量曲线与南亚夏季风替代指标曲线和南海区域温度异常值曲线进行对比发现,生物硅含量较高的时期所对应的海表初级生产力高值期可能是...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Vol. 44; no. 6; pp. 121 - 129
Main Authors 刘璇, 陈敏, 戚洪帅, Apitida Wasuwatcharapong, Apichai Kanchanapant, 王承涛, 许亚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361005 01.12.2024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 201306
福建省海洋物理与地质过程重点实验室,厦门 361005%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361005%泰国自然资源与环境部矿产资源局,曼谷泰国 10400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36100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0256-1492
DOI10.16562/j.cnki.0256-1492.2023070401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736; 以 2017 年在泰国湾尖竹汶海岸获取的LSC05 和WLE08 沉积物柱样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高分辨率的生物硅和有机碳分析,结合AMS14C测年结果,探讨了 9ka以来泰国湾古生产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LSC05 和WLE08 柱样中的生物硅含量分别为 0.41%~1.56%(平均值为 0.88%)和 0.60%~1.52%(平均值为 1.11%),属于南海中的低值海域,主要受到区域内无上升流导致的低硅质骨骼和壳体供给量和陆源物质输入稀释的影响.将生物硅含量曲线与南亚夏季风替代指标曲线和南海区域温度异常值曲线进行对比发现,生物硅含量较高的时期所对应的海表初级生产力高值期可能是由于夏季风阶段性势力较强导致,有机碳含量曲线印证了对夏季风的响应.此外,生物硅含量曲线与格陵兰冰芯、董歌洞石笋以及阿曼Qunf岩洞石笋记录的对比结果显示,泰国湾古生产力的变化趋势与全球尺度的环境变化具有相关性,反映了泰国湾古环境变化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响应.
ISSN:0256-1492
DOI:10.16562/j.cnki.0256-1492.202307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