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血浊理论探讨内皮细胞损伤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机制
R259.587; 血浊理论作为现代中医学理论,是指血液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失去清纯状态,转变为混乱、浊化、失序的病理现象.血浊作为病理产物的同时,又可以作为诸多疾病的继发性致病因素.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肾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内皮细胞是血浆与血管壁之间的一层特殊扁平上皮细胞,具有完成血浆与组织液代谢交换、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维持血管张力等功能.糖尿病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是导致微血管病变的关键病理因素,这与血浊的特性高度契合.血浊既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的致病因素,内皮细胞持续损伤亦是血浊继而为病的病理基础.本文首先阐释了血浊理论的源流,强调了血浊的中医学属性特点;...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46; no. 7; pp. 937 - 942 |
---|---|
Main Authors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 250013%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01.07.2023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6-2157 |
DOI |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7.008 |
Cover
Summary: | R259.587; 血浊理论作为现代中医学理论,是指血液在各种因素作用下,失去清纯状态,转变为混乱、浊化、失序的病理现象.血浊作为病理产物的同时,又可以作为诸多疾病的继发性致病因素.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肾脏病变及视网膜病变.内皮细胞是血浆与血管壁之间的一层特殊扁平上皮细胞,具有完成血浆与组织液代谢交换、合成和分泌生物活性物质、维持血管张力等功能.糖尿病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与功能障碍是导致微血管病变的关键病理因素,这与血浊的特性高度契合.血浊既是导致内皮细胞损伤的致病因素,内皮细胞持续损伤亦是血浊继而为病的病理基础.本文首先阐释了血浊理论的源流,强调了血浊的中医学属性特点;然后,介绍了血浊与内皮细胞损伤的密切联系,并认为血浊与内皮细胞损伤是导致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核心病机.最后,基于血浊理论,结合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疾病特点,归纳出该病阴虚燥热、血浊内生、络脉瘀痹的病机演变特点,并提出以养阴护脉、清化血浊、通瘀畅络为治法,延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进程,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
ISSN: | 1006-2157 |
DOI: | 10.3969/j.issn.1006-2157.2023.07.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