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无人艇载舷外有源诱饵组合干扰及评估方法
TN97; 舷外有源诱饵是应对主动雷达制导反舰导弹的重要干扰手段之一,但在使用上,其存在干扰响应时间短且干扰态势要求高的时空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无人艇平台,提出了多舷外有源诱饵组合干扰样式,通过无人化与集群化提升舷外有源诱饵的作战效能.首先,根据反舰导弹单脉冲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测角原理,从信号层面推导了多诱饵干扰下的角度响应.其次,从态势层面,分析了多诱饵组合干扰的有效性临界条件;接着,结合信号与态势,提出了多诱饵组合干扰评估方法.最后,通过仿真与数值分析,验证了多诱饵对干扰效果的提升作用以及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为舷外有源诱饵的集群化干扰提供了理论支撑....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Vol. 46; no. 6; pp. 1878 - 1891 |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海军工程大学兵器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33
    
        01.06.2024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1-506X | 
| DOI | 10.12305/j.issn.1001-506X.2024.06.06 | 
Cover
| Summary: | TN97; 舷外有源诱饵是应对主动雷达制导反舰导弹的重要干扰手段之一,但在使用上,其存在干扰响应时间短且干扰态势要求高的时空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基于无人艇平台,提出了多舷外有源诱饵组合干扰样式,通过无人化与集群化提升舷外有源诱饵的作战效能.首先,根据反舰导弹单脉冲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测角原理,从信号层面推导了多诱饵干扰下的角度响应.其次,从态势层面,分析了多诱饵组合干扰的有效性临界条件;接着,结合信号与态势,提出了多诱饵组合干扰评估方法.最后,通过仿真与数值分析,验证了多诱饵对干扰效果的提升作用以及评估方法的可行性,为舷外有源诱饵的集群化干扰提供了理论支撑. | 
|---|---|
| ISSN: | 1001-506X | 
| DOI: | 10.12305/j.issn.1001-506X.2024.0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