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之际易水之学南传的研究
R249; 金代,河间、易水两大学术流派崛起于中国北方,此时宋室南渡,伴随着汉民族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医学的传播也有了北学南传的趋势.元代后期是易水学派学术南传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朱丹溪、葛应雷、滑寿等医家学习李东垣学术著作,领会其学术思想,并通过弟子、儒士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济生拔萃》《卫生宝鉴》等承载易水之学的学术著作在南方刊刻,为易水之学在南方的流布起到重要作用.易水之学向南方的传播采用了书籍学习与师徒相授相结合的形式,且破除了河间、易水两大学派之间的学术壁垒,医儒交游形成的交游网络是学术传播的重要媒介.易水之学南传,与南方原有的脾胃学说相互融合,促成了中医脾胃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47; no. 11; pp. 1520 - 1526 |
---|---|
Main Authors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北京 100700
01.11.2024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6-2157 |
DOI | 10.3969/j.issn.1006-2157.2024.11.007 |
Cover
Summary: | R249; 金代,河间、易水两大学术流派崛起于中国北方,此时宋室南渡,伴随着汉民族文化、经济中心的南移,医学的传播也有了北学南传的趋势.元代后期是易水学派学术南传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朱丹溪、葛应雷、滑寿等医家学习李东垣学术著作,领会其学术思想,并通过弟子、儒士进一步传播;另一方面,《济生拔萃》《卫生宝鉴》等承载易水之学的学术著作在南方刊刻,为易水之学在南方的流布起到重要作用.易水之学向南方的传播采用了书籍学习与师徒相授相结合的形式,且破除了河间、易水两大学派之间的学术壁垒,医儒交游形成的交游网络是学术传播的重要媒介.易水之学南传,与南方原有的脾胃学说相互融合,促成了中医脾胃学说的进一步发展. |
---|---|
ISSN: | 1006-2157 |
DOI: | 10.3969/j.issn.1006-2157.2024.1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