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疫情背景下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分析

TE122; 针对当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应对突发疫情时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以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为科学理论界定相关主体以及行为联系,构建包括政府施政、技术供应、储备利用、信息反馈4个环节的政府引导以及多方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借助Logistic函数,对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各环节的运行状况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1)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社会支持率高,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应加快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2)政府施政环节相对重要,加大施政力度,有利于提高技术供应能力,保障应急场所&quo...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1; no. 4; pp. 35 - 43
Main Authors 王一新, 白三军, 李翔海, 缑文娟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河南理工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焦作 454000%天津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01.07.202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3-9787
DOI10.16186/j.cnki.1673-9787.2021080094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TE122; 针对当前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在应对突发疫情时暴露出的短板和不足,以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为研究对象,基于行为科学理论界定相关主体以及行为联系,构建包括政府施政、技术供应、储备利用、信息反馈4个环节的政府引导以及多方参与的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借助Logistic函数,对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及各环节的运行状况进行仿真模拟.结果表明:(1)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社会支持率高,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应加快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2)政府施政环节相对重要,加大施政力度,有利于提高技术供应能力,保障应急场所"平疫结合"功能的快速转换.研究成果有助于找出公共卫生应急场所储备体系的薄弱环节,为决策机关提高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撑.
ISSN:1673-9787
DOI:10.16186/j.cnki.1673-9787.202108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