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儒学化与明代医家身体观转型
R2-05; 受理学直接影响,探求人身太极以体会宇宙太极之理,成为儒家和医家共同的诉求.明代医家仿照理学宇宙论模式,通过重新探寻生命的本原所在,以实现身体的儒学化改造.明代医家在重新探索和建构人身本原时,寻求了医学与文化两个层面的论据.就医学层面而言,借用了《黄帝内经》中原本用以指称"目"的"命门",以及《难经》中被作为生命根本的"肾间动气",两者相合,加以改造,命门即为肾间动气,成为生命的新本原,从而获得了医学经典的支撑.就文化层面而言,明代医家再探生命本原的动力,直接来源于当时社会理学思想对宇宙本体的追问,他们借助易理,尤其是周敦...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Vol. 43; no. 9; pp. 714 - 717 |
|---|---|
| Main Author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广东 510006
01.10.2020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6-2157 |
| DOI | 10.3969/j.issn.1006-2157.2020.09.002 |
Cover
| Summary: | R2-05; 受理学直接影响,探求人身太极以体会宇宙太极之理,成为儒家和医家共同的诉求.明代医家仿照理学宇宙论模式,通过重新探寻生命的本原所在,以实现身体的儒学化改造.明代医家在重新探索和建构人身本原时,寻求了医学与文化两个层面的论据.就医学层面而言,借用了《黄帝内经》中原本用以指称"目"的"命门",以及《难经》中被作为生命根本的"肾间动气",两者相合,加以改造,命门即为肾间动气,成为生命的新本原,从而获得了医学经典的支撑.就文化层面而言,明代医家再探生命本原的动力,直接来源于当时社会理学思想对宇宙本体的追问,他们借助易理,尤其是周敦颐的新诠释,对命门与两肾进行了形而上的塑造,使医理拥有了获得更广泛社会认可的儒家文化思想的支撑.但是,以命门学说为代表的明代医家身体观转型,更倾向于一种对儒学的比附,并未带来传统辨治体系的真正突破与超越. |
|---|---|
| ISSN: | 1006-2157 |
| DOI: | 10.3969/j.issn.1006-2157.2020.09.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