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评价
P314.1; 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交接转换部位的四川盆地,是造山带环绕的多旋回沉积盆地,地热资源禀赋较好,但地质构造复杂,不同构造带地热条件和成热模式差异较大,严重制约地热勘探开发与利用.在四川盆地已有地热勘探开发资料和油气勘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四川盆地的地热储层、地热流体、大地热流和地温梯度场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比研究了四川盆地不同类型盆山结构区的地热储盖层组合和地热条件的异同性,指明了不同构造单元的勘探靶区.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及周缘的大地热流值为中低热流值,地温梯度在 16~30 ℃/km之间,地热源受活动断裂和基底构造控制明显,发育传导型水热系统,...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Vol. 50; no. 3; pp. 193 - 206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四川省地质环境调查研究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01.05.2023
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地球勘探与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四川 成都 610059%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成都 610081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0-3665 |
| DOI |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2110028 |
Cover
| Summary: | P314.1; 地处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交接转换部位的四川盆地,是造山带环绕的多旋回沉积盆地,地热资源禀赋较好,但地质构造复杂,不同构造带地热条件和成热模式差异较大,严重制约地热勘探开发与利用.在四川盆地已有地热勘探开发资料和油气勘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四川盆地的地热储层、地热流体、大地热流和地温梯度场的特征及分布规律,对比研究了四川盆地不同类型盆山结构区的地热储盖层组合和地热条件的异同性,指明了不同构造单元的勘探靶区.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及周缘的大地热流值为中低热流值,地温梯度在 16~30 ℃/km之间,地热源受活动断裂和基底构造控制明显,发育传导型水热系统,多属中低温(<90 ℃)地热资源;(2)四川盆地的地热资源分布主要受盆地构造、地层分布和水文条件等控制;(3)海相层系至少存在 4 个岩溶型热储层,陆相地层局部偶夹 1~2 个砂砾岩型热储层,地下水多为SO4—Ca型微咸水.研究建议以中~下三叠统和中二叠统岩溶型热储为重点层系,尤其在川东和和川西地区二者勘探潜力较大,其次优选其他海相层系岩溶型热储进行勘探,而陆相碎屑岩热储层盖层、地下水补给和热源等条件较差,勘探潜力一般,开发风险高且需谨慎.该研究可为四川盆地地热勘探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
| ISSN: | 1000-3665 |
| DOI: | 10.16030/j.cnki.issn.1000-3665.202110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