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研究进展

P237; 我国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大量建设于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流域,但是这些流域复杂的地层、岩性、构造、水文等地质条件导致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多发频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不受云雾遮挡等特点为水电工程库岸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近年来得到水电工程建设及库岸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领域的极大重视.基于此,对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的应用概况进行了梳理,从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水电工程库岸滑坡 InSAR 早期识别与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揭示了以白鹤滩...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Vol. 45; no. 3; pp. 559 - 577
Main Authors 戴可人, 吴明堂, 卓冠晨, 居安华, 温柠玲, 冯文凯, 许强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 01.05.2023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成都理工大学 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长安大学 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30%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2-6561
DOI10.19814/j.jese.2022.12080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P237; 我国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大量建设于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流域,但是这些流域复杂的地层、岩性、构造、水文等地质条件导致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灾害分布广泛,多发频发.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监测精度高、不受云雾遮挡等特点为水电工程库岸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近年来得到水电工程建设及库岸地质灾害防治相关领域的极大重视.基于此,对西南山区大型水电工程库岸滑坡InSAR早期识别与监测的应用概况进行了梳理,从研究时间、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多角度进行了分析;对水电工程库岸滑坡 InSAR 早期识别与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进行了归纳与总结,揭示了以白鹤滩水电站为里程碑,水电工程库岸滑坡早期识别与监测目前已开始进入 InSAR 技术应用与研究的爆发阶段;最后,探讨了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蓄水前阶段、蓄水阶段、蓄水后阶段)对 InSAR 技术的不同应用需求与算法适用性.随着SAR数据质量提升与算法进步,InSAR 技术必将常规化地参与到水电工程全生命周期库岸滑坡的识别与监测工作中,为水电工程库岸滑坡的早期识别、监测预警、触发机理研究及灾害防治等提供重要支撑,提升我国水电工程库岸滑坡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ISSN:1672-6561
DOI:10.19814/j.jese.2022.12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