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锥构型摩擦副同步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U463.2%TH117.1; 基于润滑力学和微凸体摩擦原理,建立了多锥构型摩擦副同步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多锥构型摩擦副同步过程中主从动片初始相对转速、油膜厚度、油膜承载力、微凸峰承载力、黏性剪切转矩、粗糙摩擦转矩等随同步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所建模型研究了锥角、摩擦锥面数量、表面粗糙度、初始相对转速和加载压力等因素对同步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锥构型摩擦副具有明显的楔形自增力效应,较小的轴向加载力可提供很大的锥面接触力;减小锥角、增加摩擦锥面数量、增大表面粗糙度和轴向加载压力均可提高同步转矩,缩短同步时间;同步时间与初始相对转速大致呈线性关系....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50; no. 2; pp. 58 - 83
Main Authors 王延忠, 窦德龙, 张震, 于祥云, 孟祥文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北京100191 01.02.2022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565X
DOI10.12141/j.issn.1000-565X.210119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U463.2%TH117.1; 基于润滑力学和微凸体摩擦原理,建立了多锥构型摩擦副同步过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求解,分析了多锥构型摩擦副同步过程中主从动片初始相对转速、油膜厚度、油膜承载力、微凸峰承载力、黏性剪切转矩、粗糙摩擦转矩等随同步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所建模型研究了锥角、摩擦锥面数量、表面粗糙度、初始相对转速和加载压力等因素对同步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锥构型摩擦副具有明显的楔形自增力效应,较小的轴向加载力可提供很大的锥面接触力;减小锥角、增加摩擦锥面数量、增大表面粗糙度和轴向加载压力均可提高同步转矩,缩短同步时间;同步时间与初始相对转速大致呈线性关系.
ISSN:1000-565X
DOI:10.12141/j.issn.1000-565X.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