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湿地植被分布对沉积物暗碳固定的影响

X142; 研究河口湿地暗碳固定对于全面认识和科学评估河口湿地碳汇潜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崇明东滩为典型研究区域,利用14C同位素标记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不同湿地植被分布对沉积物暗碳固定的影响及其关键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湿地光滩、芦苇、互花米草区域沉积物的年平均暗碳固定速率分别为(1.27±0.66)、(0.88±0.40)和(1.37±0.63)mmol/(m2·d);河口湿地沉积物暗碳固定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中夏季沉积物暗碳固定速率显著上升,但极端高温对暗碳固定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互花米草植被促进了沉积物中的暗碳固定,而芦苇区沉积物暗碳固定速率相对光滩则有所降低;不同植...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Vol. 32; no. 4; pp. 741 - 749
Main Authors 王世明, 陈家明, 杨荣荣, 陈子彦, 梁霞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1 01.07.2023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674-5566
DOI10.12024/jsou.20230204092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X142; 研究河口湿地暗碳固定对于全面认识和科学评估河口湿地碳汇潜力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以崇明东滩为典型研究区域,利用14C同位素标记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不同湿地植被分布对沉积物暗碳固定的影响及其关键环境控制因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湿地光滩、芦苇、互花米草区域沉积物的年平均暗碳固定速率分别为(1.27±0.66)、(0.88±0.40)和(1.37±0.63)mmol/(m2·d);河口湿地沉积物暗碳固定具有显著的季节差异,其中夏季沉积物暗碳固定速率显著上升,但极端高温对暗碳固定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互花米草植被促进了沉积物中的暗碳固定,而芦苇区沉积物暗碳固定速率相对光滩则有所降低;不同植被通过调节NH4、Fe3+、S2-以及关键功能基因(cbbL、cbbM)丰度进而影响沉积物中的暗碳固定.研究结果为准确评估河口湿地碳汇潜力及影响机制提供理论借鉴与数据参考.
ISSN:1674-5566
DOI:10.12024/jsou.20230204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