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地杂交籼稻区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S511%S311; [目的]研究贵州山地不同杂交籼稻生态区水分亏缺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水稻生产区域水分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气象资料分析和田间试验结合的方法,在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收集了1986—2015年30 a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在每一生态区的代表试点进行杂交籼稻生育期试验,按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4个阶段分析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结果]30 a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的安全播种期呈现提前的趋势,黔南、黔东、黔北、黔西南和黔中稻区安全播种期的倾向率分别为-6.5、-5.4、-4.9、-4.7和-4.1 d·10 a-1;5个生态区杂...

Full description

Saved in:
Bibliographic Details
Published in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Vol. 45; no. 3; pp. 453 - 464
Main Authors 江学海, 李刚华, 陆波, 罗德强, 刘正辉, 李敏, 蒋明金, 陈永莲, 丁艳锋
Format Journal Article
LanguageChinese
Published 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 贵阳550006%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210095%贵州省水稻研究所,贵州 贵阳550006%麻江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贵州 麻江557600 2022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作物生理生态与生产管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210095
Subjects
Online AccessGet full text
ISSN1000-2030
DOI10.7685/jnau.202202008

Cover

More Information
Summary:S511%S311; [目的]研究贵州山地不同杂交籼稻生态区水分亏缺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水稻生产区域水分管理策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采用气象资料分析和田间试验结合的方法,在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收集了1986—2015年30 a的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并在每一生态区的代表试点进行杂交籼稻生育期试验,按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4个阶段分析需水量、有效降水量和水分时空变化规律.[结果]30 a贵州5个杂交籼稻生态稻区的安全播种期呈现提前的趋势,黔南、黔东、黔北、黔西南和黔中稻区安全播种期的倾向率分别为-6.5、-5.4、-4.9、-4.7和-4.1 d·10 a-1;5个生态区杂交籼稻的有效分蘖、无效分蘖、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阶段时长相差6.0~17.2 d,黔西南稻区无效分蘖阶段较长、黔南稻区灌浆成熟阶段较短.本田期参考作物蒸散量(ET0)由东向西增高,黔西南稻区(612.5 mm)高于其他稻区,30 a杂交籼稻生长前两阶段ET0呈下降趋势,后两阶段ET0呈升高的趋势;本田期有效降水量(Pe)由东向西增加,黔西南稻区无效分蘖阶段Pe高于其他稻区,孕穗开花、灌浆成熟阶段Pe随时间呈下降趋势;需水量(ETc)分布在空间上的差异大于时间,5个生态稻区水分亏缺(WD)与有效降水量呈负相关,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阶段WD由东向西南升高、孕穗开花和灌浆成熟阶段WD由南向北升高;有效分蘖、孕穗开花阶段WD分别以黔西南和黔中高于其他稻区;各稻区生殖生长阶段的降水协同指数(Cd)低于营养生长阶段,黔北、黔东和黔中稻区孕穗开花阶段的Cd较低.[结论]黔西南稻区有效分蘖阶段水分亏缺较大;黔北、黔东和黔中稻区的孕穗开花阶段水分亏缺较大,降水协同指数降低,因水分亏缺而减产的风险加大.
ISSN:1000-2030
DOI:10.7685/jnau.202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