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一次地形云降水微物理特征飞机观测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形云是祁连山主要降水云系,加强对祁连山云微物理过程的认识,对科学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20年8月29日祁连山一次地形云降水过程的飞机观测数据,研究祁连山地区夏季云降水过程的微物理特征.此次降水过程云系呈明显的分层结构,云底高度为4000 m,整层含水量较丰富,云水大值区出现在4500~5300 m高度,与云滴高浓度区对应,云水含量主要由粒子直径为15~20μm的云滴粒子贡献.小云粒子和大云粒子平均浓度分别为7.54 cm-3和0.86 cm-3,有效直径平均值分别为11.02μm和198.11μm,呈现出浓度小、直径大的特...
Saved in:
| Published in | 应用气象学报 Vol. 32; no. 6; pp. 691 - 705 |
|---|---|
| Main Authors | , , ,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 Language | Chinese |
| Published |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兰州 730020%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兰州 730020%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甘肃省兰州市气象局,兰州 730020%四川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成都 610072%兰州中心气象台,兰州 730020%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气象局,张掖 734500
01.11.2021
甘肃省兰州市气象局,兰州 730020 |
| Subjects |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 ISSN | 1001-7313 |
| DOI | 10.11898/1001-7313.20210605 |
Cover
| Summary: | 祁连山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地形云是祁连山主要降水云系,加强对祁连山云微物理过程的认识,对科学有效开展人工增雨作业、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20年8月29日祁连山一次地形云降水过程的飞机观测数据,研究祁连山地区夏季云降水过程的微物理特征.此次降水过程云系呈明显的分层结构,云底高度为4000 m,整层含水量较丰富,云水大值区出现在4500~5300 m高度,与云滴高浓度区对应,云水含量主要由粒子直径为15~20μm的云滴粒子贡献.小云粒子和大云粒子平均浓度分别为7.54 cm-3和0.86 cm-3,有效直径平均值分别为11.02μm和198.11μm,呈现出浓度小、直径大的特征.云系翻越祁连山过程中南北坡云微物理特征有明显变化,北坡(背风坡)粒子浓度、直径和液态水含量明显大于南坡(迎风坡).祁连山地区不同高度小云粒子谱呈单峰型分布,Gamma分布可较好拟合直径小于50μm的云滴谱,直径大于50μm的云粒子谱更符合幂指数分布.凝华和聚并是冰相层冰雪晶的增长机制,混合层冰晶增长以贝吉龙过程为主,并伴有凇附和聚并生长. |
|---|---|
| ISSN: | 1001-7313 |
| DOI: | 10.11898/1001-7313.2021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