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EL法的静压管桩挤土效应数值分析
U213.1; 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有限元法分别建立单桩模型、预钻孔单桩模型、压入桩和隔离桩并存的双桩模型,研究桩周土体位移场变化规律,探讨预钻孔、隔离桩对挤土效应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管桩静压过程中,压桩深度不同,土体径向水平位移沿深度分布规律也不同,但其最大值始终出现在桩尖附近,且距桩尖下6~7d(d为桩径)深度以下土体不受压桩影响;当桩压入深度大于8d后,土体由浅层破坏转至深层破坏,对地表隆起的影响不再明显;压桩完成后,土体径向位移随与桩距离的增大呈指数型衰减.预钻孔深度越大,对挤土效应控制效果越好;隔离桩可以大大削弱其背侧土体的挤土变形量,且使发生最大径向水平位移的位置由桩...
Saved in:
Published in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 49; no. 4; pp. 28 - 38 |
---|---|
Main Authors | , , , , |
Format | Journal Article |
Language | Chinese |
Published |
中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湖南 长沙410075%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成都610031%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 济南250001
01.04.2021
|
Subjects | |
Online Access | Get full text |
ISSN | 1000-565X |
DOI | 10.12141/j.issn.1000-565X.200411 |
Cover
Summary: | U213.1; 采用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有限元法分别建立单桩模型、预钻孔单桩模型、压入桩和隔离桩并存的双桩模型,研究桩周土体位移场变化规律,探讨预钻孔、隔离桩对挤土效应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管桩静压过程中,压桩深度不同,土体径向水平位移沿深度分布规律也不同,但其最大值始终出现在桩尖附近,且距桩尖下6~7d(d为桩径)深度以下土体不受压桩影响;当桩压入深度大于8d后,土体由浅层破坏转至深层破坏,对地表隆起的影响不再明显;压桩完成后,土体径向位移随与桩距离的增大呈指数型衰减.预钻孔深度越大,对挤土效应控制效果越好;隔离桩可以大大削弱其背侧土体的挤土变形量,且使发生最大径向水平位移的位置由桩尖附近向上转移至0.5 L(L为桩长)深度处.CEL有限元法适用于静压管桩挤土效应分析,可推广应用于诸如沉桩、桩靴贯入等考虑大变形岩土工程问题的研究. |
---|---|
ISSN: | 1000-565X |
DOI: | 10.12141/j.issn.1000-565X.200411 |